秋夜

客舍秋深自寂寥,那堪独坐思迢迢。

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

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寥之景。首句“客舍秋深自寂寥”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秋意深浓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那堪独坐思迢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思绪万千、难以排遣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凄清的夜晚。梧桐树在西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瘦弱,而远处的鳷鹊(即喜鹊)在半夜的桥上低飞,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则将视角从室外转至室内,通过“晴烽”和“凉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晴烽象征着远方的战事,连绵不绝,而凉籁则是指芭蕉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也反映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衰败,选择暂时放下忧愁,借酒浇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玉箫”通常象征着高雅的艺术或美好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124)

梁元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地师徐象明为区大参得梦中之地

闻道骑龙选夜台,双峰晴插白云隈。

何年梦寐闻天语,此日乾坤特地开。

自有灵符能叶瑞,不须元谶亦登来。

千秋尺地非容易,孺子由来冰鉴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夜同郁仁山陈顺府卢本潜郑广宇陈秋涛集东皋拈韵

读书深处小壶天,况复寻盟自谪仙。

酒政尚须烦铁面,肉围应报蹙金钿。

青来远树能移席,绿带新溪可扣舷。

赢得披襟濯清露,夜深歌罢一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仲集李果卿山房观女戏闻报闽将郑参戎入援即事

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

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

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

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宅羲侄北上春官兼寄若木侄

新侵寒色霭朝曦,送子行将万里期。

酒尽珠江天渐远,花明燕市雪初姿。

骞云孤鹗风淩厉,贯斗双龙夜陆离。

偕计何人更清切,好同春信慰吾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