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家兄古镜歌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

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

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慄。

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

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

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倾,儿童不敢窥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

兴云致雨会有时,莫遣红妆秽灵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尺深潭漆黑如墨,篆刻文字细若游丝,无人能识。
农夫居住在赫连城,亲自在此地耕耘收获。
铜镜打磨明亮已过月余,日中渐渐显现菱花图案。
用金膏擦拭,锈迹全无,黑云中新生的月亮般光泽。
人们传言这是千年古物,百鬼听了都心生畏惧。
它曾被龙光照耀,怎可再让农夫的质朴亵渎。
有时半夜雷鸣惊醒,窗户中闪电如晦暗的白天。
盒中龙纹仿佛活过来,牙爪随风作响。
农夫不懂它的珍贵奇异,反而害怕赫连神的作祟。
以千金卖给灵台兄,大水潭中的灵物来到眼前。
溢出的水色如玉液倾泻,孩童都不敢靠近清澈的水面。
寒冷的光芒使人不敢接近,只担心雷电会在潭中生成。
哥哥啊,你要珍惜,切勿随意丢弃。
它终将引来云雨,不要让它被红尘玷污了灵性。

注释

篆文:古代的一种书法。
赫连城:地名,可能象征着神秘或神圣的地方。
菱花:镜子上的花纹,像菱形。
金膏:贵重的油脂,用于保养。
新蟾蜍:比喻新生的光泽,可能指月亮。
灵台兄:对兄弟的尊称,可能指有灵性的人。
灵湫:神圣的水潭。
雷电湫中生:雷电在潭中出现,可能象征神秘力量。
红妆:女性的装饰,这里可能指世俗之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古老的黑色铜镜,其表面的篆文纤细如丝,但农夫却不识其奥秘。镜中映射出的是日常生活的景象,镜面经过长时间磨洗而变得明亮,甚至能看到水中的菱花缓缓舒展。这一切都在展示一件千年古物的神奇与庄严。

诗人通过对这面古镜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而且也反映出农夫对于这件贵族用品的不解和敬畏。诗中还提到雷电交加,镜中的光芒照耀,显得异常神秘。

最后,诗人劝勉家兄要珍惜这份文化遗产,不要轻易丢失或破坏它,因为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整首诗通过对古镜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思。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邻相反行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

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

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

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东家西家两相诮,西儿笑东东又笑。

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东家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

男舂女爨二十载,堂上未为衰老人。

朝机暮织还充体,馀者到兄还及弟。

春秋伏腊长在家,不许妻奴暂违礼。

尔今二十方读书,十年取第三十馀。

往来途路长离别,几人便得升公车。

纵令得官身须老,衔恤终天向谁道。

百年骨肉归下泉,万里枌榆长秋草。

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锄刈获当少年。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头薪续厨中烟。

纵使此身头雪白,又有儿孙还稼穑。

家藏一卷古孝经,世世相传皆得力。

为报西家知不知,何须谩笑东家儿。

生前不得供甘滑,殁后扬名徒尔为。

形式: 古风

追昔行

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

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

曾窥帝里东邻女,自比桃花镜中许。

一朝嫁得征戍儿,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时只作旦暮期,别后生死俱不知。

风惊粉色入蝉鬓,愁送镜花潜堕枝。

前年因出长安陌,见一女人头雪白。

日中扶杖憩树阴,髣髴形容认相识。

向予吁嗟还独语,曾与君家邻舍住。

当时妾嫁与征人,几向墙头诮夫主。

花开叶洛何推迁,屈指数当三十年。

眉头薤叶同枯叶,琴上朱弦成断弦。

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

梦里长嗟离别多,愁中不觉颜容改。

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

因君下马重相顾,请奏青门肠断歌。

形式: 古风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

晓乘征骑带犀渠,醉别都门惨袂初。

莲府望高秦御史,柳营官重汉尚书。

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尺组挂身何用处,古来名利尽丘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狼烟

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

传声却报边无事,自是官军入抄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