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其四)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

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

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杂诗四首(其四)》,其中蕴含了深厚的禅理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在精神修为上的追求与顿悟。下面对此诗进行鉴赏:

首句“默念群疑起”表明诗人在静坐中,对内心涌动的种种疑惑进行沉思。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达到了“玄通百虑清”的境界,心灵澄明无比,所有杂念都被洗净。

接着,“初心灭阳艳”意味着诗人摒弃了最初那种炽热而外露的追求,转向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随后“复见湛虚明”则是说他再次体悟到了空灵与澄明的境界,这里的“湛虚”形容一种超脱尘世、纯净无染的状态。

中间两句,“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即在消融掉旧有的思维模式之后,还需要继续追寻更高层次的精神觉醒,这种觉醒是“后生”的智慧,是通过不断修行而逐步显现的。

最后两句,“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则阐述了诗人对禅法修持的理解,即要按照无所住的心态去实践佛法,最终达到一种超越语言描述、无法定名的境界。这是最高的精神状态,无需世俗的认同与称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流畅自然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为的追求。每一句都蕴含着对生命、宇宙及精神世界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禅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江路忆郡

雾敛江早明,星翻汉将没。

卧闻峡猿响,起视榜人发。

倚棹攀岸筱,凭船弄波月。

水宿厌洲渚,晨光屡挥忽。

林泽来不穷,烟波去无歇。

结思笙竽里,摇情游侠窟。

年貌不暂留,欢愉及玄发。

云涓恋山海,禽马怀燕越。

自非行役人,安知慕城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至尉氏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

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

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

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

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

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

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

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

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

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

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

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形式: 古风

过汉南城叹古坟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汩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