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志楼诗(其二)

峨峨高山,洋洋流水。壑想藏舟,岩思避雨。

太虚无垠,人浮其里。欲登高丘,以望远海。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流水的壮丽景象,山势巍峨,水流浩渺,仿佛山谷深藏小船,岩石欲为行人遮蔽风雨。诗人将人的存在置于广阔无边的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他渴望攀登高山,以期能一睹远方大海的壮阔。整体上,这首诗借景抒怀,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向往之情,体现了清末近现代诗人易顺鼎的山水诗风。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琴志楼诗(其三)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躬耕百年,奉我高堂。

左列图书,右侍姬姜。寄形区中,若存若亡。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琴志楼诗(其四)

流水洋洋,高山峨峨。八表非远,一云能多。

攀我丛桂,赠之疏麻。何以相娱,弹琴酒歌。

形式: 四言诗

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使君十载南康城,抚摩一郡如孩婴。

我来匡山狎猿鹤,满耳闻颂神君声。

作公部民差可喜,一廛稳受千崖里。

劳公白衣常送酒,念我黄冠似归里。

命驾每从千里外,卜居已过三年矣。

去年武昌来,闻公亦初还。

公还旧郡我还山,山中猿鹤皆欢颜。

今年武昌来,闻公又将去。

公还故乡我流寓,山中猿鹤皆悲绪。

我今年才三十强,怀抱冰雪无春阳。

每逢热官辄走避,见公岂意温中肠。

公年八十好神采,健若龙马驰康庄。

至人养和驭造化,外物冰炭谁能伤。

乃知蓬蒿与松柏,相见未可论短长。

八百纵难企彭祖,九十已足凌张苍。

何况治郡有阴德,于公子孙行更昌。

官閤沈沈语忘倦,白头回忆江南战。

酒酣耳热说曾侯,幕府英英盛群彦。

郭冲五事犹能记,阮孚三语初为掾。

同时得路俱腾骧,钟鼎山林两无算。

转饷曾推萧相功,饮醇自学曹参办。

寥落东南一老守,头童齿豁看云久。

方今吏道颇衰微,莫使贤人厌升斗。

安得皆如元道州,一时布列神州九。

解组谁明陶令心,埋轮更惜张纲手。

我尚思攀车上辕,公言且酌杯中酒。

函楼老子六十余,挂冠七载神丰腴。

今年有意探匡庐,乘兴一访茅君居。

华阳句曲公乡里,洞天福地非虚诬。

烦公更作东道主,却写交游两世图。

形式: 古风

云雾茶歌

匡山云雾窟沈沈,闻有六朝僧未死。

窟中产作云雾茶,灏气清英复无比。

托根高接南斗旁,坐令涧壑流芬芳。

三十六梯不可到,天风细细吹旗枪。

幽香似酒忘年岁,仙蝶飞来心已醉。

清閟宜教虎豹守,窈冥若见龙蛇避。

鸿荒辟后留根荄,却是匡君手自栽。

高空日月赠精髓,邃古冰霜成异胎。

斡旋元气仙人掌,斟酌灵浆众帝台。

蒙顶上清足相埒,宜供大祀陈天阶。

辛苦山僧摘盈瓮,手皲足茧人间送。

叶叶都含瀑水湿,枝枝尽带岚霞重。

种少应知造物悭,摘多莫使山灵痛。

螺春龙井徒芳腴,尚书道此清凉殊。

中泠精鉴赞皇李,双井佳题玉局苏。

袖里携将云雾去,欲倾江汉试跳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