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叹镜词二首(其一)

妾有团团古时镜,在匣浑如月端正。

朝朝持向玉台前,秋水芙蓉两相映。

自从十五画脩蛾,白发相看尘渐多。

绣得合欢双宝带,今朝携上街头卖。

满城新镜照新人,此镜无人定高价。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对旧物——一面古镜的感慨与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主题。

首句“妾有团团古时镜,在匣浑如月端正”,以“团团”形容镜子的圆润,以“月”比喻其形状之美,同时暗示了镜子的年代久远,如同被岁月精心保存的月亮一般。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镜子的外观,也隐含了老妇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朝朝持向玉台前,秋水芙蓉两相映”两句,运用了“秋水”和“芙蓉”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清澈的眼睛和美丽的花朵,以此来比喻老妇人每天对着镜子打扮自己,如同秋水与芙蓉相互映衬,美不胜收。这里不仅赞美了老妇人的美丽,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自从十五画脩蛾,白发相看尘渐多”两句,转折点出现,时间的流逝让老妇人从青春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这里的“十五”可能代表了她年轻时的某个特定年龄,而“画脩蛾”则暗示了她曾经精心打扮过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逐渐增多,尘埃也渐渐累积,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易逝。

最后,“绣得合欢双宝带,今朝携上街头卖”两句,描述了老妇人将自己曾经珍爱的宝带绣品拿出来售卖。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告别,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接受。而“满城新镜照新人,此镜无人定高价”则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变迁,新事物不断涌现,而旧物却无人问津,价值难以体现。

整首诗通过老妇人对一面古镜的回忆与感慨,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老妇叹镜词二首(其二)

妾有团团嫁时镜,比似青天月端正。

少年锦带绣芙蓉,照妾颜色如花红。

妾今对镜头如雪,辜负青天端正月。

形式: 乐府曲辞

明镜词

我有古时镜,照君玉雪颜。

湛然如止水,终古无波澜。

世人但照面,照心不自见。

照面不照心,妍媸竟何辨。

所以百鍊精,鬼神无遁情。

愿为千里月,远近逐君行。

形式: 乐府曲辞

照镜词

颜看镜中红,发看镜中白。

如何一寸心,镜中看不得。

形式: 乐府曲辞

照镜词赠镊工潘郎

潘郎买得扬州镜,团团比似扬州月。

持向扬州住十年,旦暮照人头上雪。

明月楼前问月人,琼花观里赏花春。

回头不觉红颜改,对面应嗟白发新。

男儿立功当及早,莫向潘郎镜中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