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其七)

旅榇犹飘泊,艰难土一抔。

吴云悲极目,楚水黯生愁。

梦破红羊劫,魂依黄鹤楼。

先茔何日傍,转使忆松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金武祥所作的《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系列中的第七首。通过诗中“旅榇犹飘泊”、“艰难土一抔”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故兄弟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旅榇犹飘泊”,描绘了亡灵在异乡漂泊无依的情景,表达了对亡者孤独与无助的同情。接着,“艰难土一抔”则进一步点明了亡者归葬之地的简陋与艰辛,暗含了对亡者命运的感慨和对生者无法给予更好安息的自责。

“吴云悲极目,楚水黯生愁。”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描述吴地的云彩和楚地的江水,营造出一种悲凉、沉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忧愁。云彩的“悲”、江水的“黯”,都象征着诗人对亡兄的哀思与怀念。

“梦破红羊劫,魂依黄鹤楼。”这里运用了典故,红羊劫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灾难,而黄鹤楼则是著名的文化地标,常被用来寄托文人墨客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梦境的破碎和亡魂的依附,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先茔何日傍,转使忆松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亡兄墓地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靠近,与亡兄相伴。同时,也流露出对松树和楸树(古代常用于墓地的树木)的怀念,象征着对亡者的永恒记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亡故兄弟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伤主题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挹翠轩即事

暼眼韶光遍,天涯容思牵。

情深诗有债,量浅酒无缘。

鸟向閒中狎,花从静里妍。

春阴不成雨,酿湿一庭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蒋醉园返南昌

赏菊评梅屡唱酬,交因文字契深投。

吟豪心挟千秋想,世乱身轻万里游。

浩劫虫沙曾共历,新痕鸿雪却同留。

那堪正送春归去,又送君归黯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病起

不觉动吟兴,何时换物华。

新春偏惹梦,多病易思家。

入馔初锄笋,分泥更种花。

微风入庭树,为掩碧窗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晚偶成

偶然拈韵独敲推,好景应须好句催。

雨过烟痕随雾散,日斜山影渡江来。

天涯人远愁红药,客馆春深闭绿苔。

惆怅家园风物改,可怜怀抱几时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