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金武祥所作的《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系列中的第七首。通过诗中“旅榇犹飘泊”、“艰难土一抔”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故兄弟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旅榇犹飘泊”,描绘了亡灵在异乡漂泊无依的情景,表达了对亡者孤独与无助的同情。接着,“艰难土一抔”则进一步点明了亡者归葬之地的简陋与艰辛,暗含了对亡者命运的感慨和对生者无法给予更好安息的自责。
“吴云悲极目,楚水黯生愁。”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描述吴地的云彩和楚地的江水,营造出一种悲凉、沉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忧愁。云彩的“悲”、江水的“黯”,都象征着诗人对亡兄的哀思与怀念。
“梦破红羊劫,魂依黄鹤楼。”这里运用了典故,红羊劫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灾难,而黄鹤楼则是著名的文化地标,常被用来寄托文人墨客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梦境的破碎和亡魂的依附,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先茔何日傍,转使忆松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亡兄墓地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靠近,与亡兄相伴。同时,也流露出对松树和楸树(古代常用于墓地的树木)的怀念,象征着对亡者的永恒记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亡故兄弟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伤主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