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义熙鼎向寄奴轻,归去来兮绝宦情。

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义熙年间,权臣刘裕轻视了寄奴,
他决定归隐,断绝做官的念头。

注释

义熙:东晋安帝年号。
寄奴: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
轻:轻视,看不起。
归去来兮: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田园。
绝:断绝。
宦情:做官的志向或情绪。
特笔:特意的笔墨,此处指史书记载。
晋处士:晋代的隐士。
千年心事:长久以来的心愿或情感。
一朝明:在这一刻变得清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表达了对唐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义熙鼎向寄奴轻"中的“义熙鼎”指的是陶渊明曾任职的地方——江西义安县(今江西省修水县),而“奴”在古代通常用来称呼下人或仆从,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归去来兮绝宦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接下来的"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中,“特笔”可能指的是特殊的才华或文学成就,"谁书"暗示着对陶渊明作品的赞赏,而“晋处士”则直接将陶渊明与古代隐逸相提并论。最后两句“千年心事一朝明”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伟大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与感悟,仿佛在短暂的时间内领悟了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深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通过对陶渊明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宿宁庵闻溪声

清溪泻出瀑泉鸣,记得昌黎语不平。

要识中流多峙柱,故能千古振英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其二)

遥想琅玕百顷强,旋栽应笑子猷忙。

绝怜羽葆摇新绿,更有风来细细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其一)

此君来与小山盟,共挹周扬一世英。

何用偷它当日意,男儿自要立芳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其三)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

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