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中秋有感四首(其三)》,由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佳节之际,诗人对国家与君主的深切关怀之情。
首句“日夜瞻銮驾”,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日夜思念,君主的安危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接着,“生灵系圣躬”一句,强调了君主对于民众的重要性,如同生命的维系一般。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君民一体、国泰民安的深切期盼。
“都门一骑至,血泪万行红”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壮的画面。都门,即京城之门,一骑的到来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发生,而“血泪万行红”则暗示了这一事件的残酷和悲痛,可能涉及战争、流血或不幸的牺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无辜百姓遭遇苦难的同情。
“桂月虚秋殿,梧云吟暮宫”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桂月,指中秋之月,秋殿和暮宫则暗示了季节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桂月虽明,却在空荡荡的宫殿中显得孤独,梧桐树上的云彩在傍晚时分吟唱着哀伤的旋律。这两句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宫廷空寂的感慨。
最后,“孤臣重北望,掩袖立西风”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忠诚的臣子。面对国家的困境,他只能独自站在西风中,向北方遥望,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愁。诗人以自己的形象,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