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曲

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

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

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

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杨花曲》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以杨花为题,描绘了杨花在不同季节中的形态与情感寄托。

开篇“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以“瘦且坚”的杨柳和“圆如钱”的嫩叶,勾勒出杨柳初春时的生机与坚韧。接着“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两句,将杨花与端午节联系起来,借远行之人乍见杨花的场景,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与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描绘了冬日里杨花与雪花共舞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则通过鸟鸣与人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喧嚣并存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写出了人在面对离别或困境时的无奈与痛苦,通过攀折杨柳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寒风、飞蓬、车轮与明灭的光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最后,“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描绘了邻人夜晚衣单、清晨望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的微光。“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表达了对生活不易的深刻理解,以及即使在艰难中也愿意付出努力,寻找温暖与希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不同季节的描绘,以及与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百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困境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装马曲

綵丝络头百宝装,猩血入缨火齐光。

锡铃交驱入风转,东西夹翼双龙冈。

伏日翠裘不知重,珠帽齐肩颤金凤。

绛阙葱昽旭日初,逐电回飙斗光动。

宝刀羽箭鸣玲珑,雁翅却立朝重瞳。

沈沈棕殿云五色,法曲初奏歌薰风。

酮官庭前列千斛,万瓮蒲萄凝紫玉。

驼峰熊掌翠釜珍,碧实冰盘行陆续。

须臾玉卮黄帕覆,宝训传宣争俯首。

黑河夜渡辛苦多,画戟雕闳总勋旧。

龙媒嘶风日将暮,宛转琵琶前起舞。

鸣鞭静跸宫门闭,长跪齐声呼万岁。

形式: 古风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二首(其一)

闻郎腰瘦寄当归,望尽天边破镜飞。

昨夜灯花圆似粟,倚门不肯送郎衣。

形式: 词牌: 竹枝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二首(其二)

年年河鼓度天津,郎在滦阳见得真。

今夕定知郎到日,桂花浮魄满香轮。

形式: 词牌: 竹枝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

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