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洛阳城侍宴

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

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

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南山开始了新的纪元,北边的小洲对着芬芳的小径。
梅花在微风中飘过,高低不齐的草丛中露珠晶莹。
尧帝的酒杯放在首席,舜帝的音乐流淌在前方溪流。
肩负重任的人常借酒浇愁,喝得畅快时思绪更加迷茫。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
宝历:吉祥或重要的纪年。
北渚:北方的小洲。
芳蹊:芬芳的小路。
的历:微风中。
风梅:梅花在风中摇曳。
参差:高低不齐。
露草:沾着露水的草丛。
尧樽:象征古代贤君的酒杯。
上席:首席位置。
舜乐:舜帝时代的音乐。
前溪:前方的溪流。
任重:责任重大。
醉:借酒浇愁。
乘酣:喝得畅快。
志转迷:思绪变得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日洛阳城中举行的宴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欢乐气氛。

开篇“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两句,设定了整个宴会的背景。南山和北渚相对而立,形成了一种对称之美,而“宝历”和“芳蹊”则暗示着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接下来的“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的历”是一种风格,“风梅”指的是随风摇曳的梅花,而“参差”则形容了草木的不齐高低,以及露水带来的清新。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两句,则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尧樽”和“舜乐”都是古代帝王的名字,此处用来形容酒具和音乐,显示了宴会上的奢华与喜庆。

最后,“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尽情享乐,不受外界干扰,只愿沉浸于欢愉之中的意境。这里的“任重”和“乘酣”都指的是饮酒至醉,而“由来”则是时间的流逝,“志转迷”则是心志的放纵与迷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宴会场景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收录诗词(9)

姚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元崇,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 字:元之
  • 籍贯: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
  • 生卒年:651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望月

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

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奉使蒲州返辔奉答圣制

归来朝帝□,忽逢钧天响。

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形式: 押[删]韵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