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三)题寒蝉秋菊图

又近菊花时。抱叶蝉嘶。秋声秋色两相宜。

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音远最高枝。

不借凉飔。清风彭泽可能追。

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浪淘沙·题寒蝉秋菊图》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与情感的小令。诗人以寒蝉和秋菊为载体,展现了秋天特有的韵味。

"又近菊花时",开篇点明时令,暗示菊花盛开的季节即将来临,渲染了浓厚的秋意。"抱叶蝉嘶",通过蝉鸣之声,描绘出秋日的宁静与寂寥,蝉声仿佛在诉说着秋的哀愁。

"秋声秋色两相宜",进一步强调了秋声与秋色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借用齐国女子怀念丈夫的典故,将菊花比作思妇,寄托了诗人淡淡的离愁别绪。

"音远最高枝",蝉鸣声渐行渐远,似乎升至高高的枝头,象征着情感的升华和飘渺。"不借凉飔",则写出秋风吹过,却无法带走诗人内心的愁绪。

"清风彭泽可能追",彭泽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对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难以追寻。"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尽秋思,那份深深的感怀和无处不在的秋意交织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秋日情怀。

收录诗词(25)

李炳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四)郫县赠张羽丰明经,名铸,贡生

白发老门生。投辖称觥。笑余到处有逢迎。

酒酌郫筒拚一醉,便友多情。揽辔锦江行。

户外骊声。岭梅香里数邮程。

滏水望君如望岁,早贲霓旌。

形式:

寿星明.生日志感

六度蟾辉,半载鸿踪,栖栖锦城。

感门前罗雀,兴金翟尉,怀中灭刺,谁识祢衡。

出亦何心,归原得计,流水行云悟世情。

行藏世,岂权舆今日,早定前程。自愧碌碌浮生。

抚掷前光阴暗里争。

想凭轩相马,今无知己,回船退鹢,古有畸行。

身世飘零,胸襟浩荡,漫说穷途阮步兵。

秋风好,爱人如菊淡,晚节峥嵘。

形式:

金缕曲(其一)郫县晤李干廷,名作桢,郫县人,庚辰进士,广东知县

犀浦停车处。穷巷中、故人高隐,白头重遇。

昔日燕台寻春约,屈指挥如隔世。

况彼此、青山憔悴。

过我冷斋同夜话,又谁期、再见鸣珂里。

郫筒酒,共君醉。嗟余浪迹成都市。

奈悠悠、天涯陌路,有谁知己。

岭表一官成梦泡,讲学栖迟沔水。

尚书事、凄凉堪忆。

仆仆风尘俱老大,且相逢共作谋生计。

归田乐,几年矣。

形式:

金缕曲(其二)腊日偕向君南皋、蔡君根泉、李君步洲、向君寿芝游东湖至龙藏寺宿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

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夕阳渐渐侵衣袖。

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

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