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三.瀑布.在匡庐

苍屏九叠尽飞荣,风雨千岩欲怒鸣。

泉石初开天籁发,水山相杂大文生。

每乘清气阴阳御,渐出光华人世迎。

不是银河天际落,峰头那得挂长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三·瀑布.在匡庐》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首句“苍屏九叠尽飞荣”,以苍翠的山屏比喻瀑布的源头,形容其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风雨千岩欲怒鸣”则通过风雨与山岩的动态结合,渲染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和激荡的声音。

“泉石初开天籁发”进一步描绘了泉水与岩石相碰撞产生的自然音乐,这是瀑布声的源头,也是天籁之音的显现。“水山相杂大文生”运用了比喻,将瀑布的水流与山势交织比作大文章,形象地表现出瀑布的韵律之美。

“每乘清气阴阳御”写瀑布仿佛驾驭着天地间的清气,暗示其生命力和活力。“渐出光华人世迎”则表达了瀑布的光芒吸引着世人瞩目,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不是银河天际落,峰头那得挂长庚”最后两句,诗人以银河倒挂的想象,赞美瀑布如银河般从峰顶垂落,明亮如长庚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雄浑之美,以及它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庐山道中憩东林寺询寺僧以远公旧事

四望苍屏尽渺然,松开忽见紫炉烟。

怪来九叠祥光出,独向东林瑞像前。

竺影难留图里迹,素沙犹自雨中研。

几回频就山僧问,谁忆当年论五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对庐山默约

白云作意令山深,平卷诸峰上客襟。

欲因康乐寻幽兴,顿拨渊明入社心。

薪火相传无异昔,愿文初发已从今。

若待辞荣来此地,千年空属远公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语庐山

终南成诟厉,所处失其亲。

遥揖山灵语,慎居捷径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望庐山和苏韵

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只与白云同。

江舟竟日分横侧,真面遥临一水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