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三·瀑布.在匡庐》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首句“苍屏九叠尽飞荣”,以苍翠的山屏比喻瀑布的源头,形容其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风雨千岩欲怒鸣”则通过风雨与山岩的动态结合,渲染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和激荡的声音。
“泉石初开天籁发”进一步描绘了泉水与岩石相碰撞产生的自然音乐,这是瀑布声的源头,也是天籁之音的显现。“水山相杂大文生”运用了比喻,将瀑布的水流与山势交织比作大文章,形象地表现出瀑布的韵律之美。
“每乘清气阴阳御”写瀑布仿佛驾驭着天地间的清气,暗示其生命力和活力。“渐出光华人世迎”则表达了瀑布的光芒吸引着世人瞩目,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不是银河天际落,峰头那得挂长庚”最后两句,诗人以银河倒挂的想象,赞美瀑布如银河般从峰顶垂落,明亮如长庚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雄浑之美,以及它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