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其十五)

打鼓槌锣竞上竿,几人平地足心酸。

七峰有个安身法,袖手无言冷处看。

看即易,上即难。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

蓦忽转身,打个筋斗。佛祖当场,各出标手。

微笑因拈华,一时成漏逗。

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

德山入门棒,临济入门喝,阳焰何曾止得渴。

衲僧别有条章,今日对众分雪。

珠称夜光,剑号巨阙。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代禅宗偈颂由释梵琮所作,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中描述了人们在打鼓敲锣的比赛中争先恐后,试图攀登竿顶,展现了世俗间的竞争与辛苦。"七峰有个安身法"暗指禅修中的超脱之道,修行者选择旁观而不参与,以冷静的态度看待这一切。

"看即易,上即难"揭示了观察与行动之间的差距,看似容易的观看实则需要智慧和定力。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动作描写,如"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展示了比赛的紧张与技巧,以及瞬间的转变和翻转。

"蓦忽转身,打个筋斗"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而"佛祖当场,各出标手"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佛学中的各自领悟和表现。"微笑因拈华,一时成漏逗"借用禅宗公案,表达机锋和顿悟的瞬间。

"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德山入门棒,临济入门喝"列举四位禅师的著名故事,强调禅修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诲。最后两句"珠称夜光,剑号巨阙"运用比喻,将禅悟比作明珠和宝剑,珍贵且具有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戏和竞赛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禅修中的观察、智慧和解脱,富有哲理和禅意。

收录诗词(166)

释梵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九十三首(其十四)

世尊拈花,迦叶破颜。只因学步,失却邯郸。

斫却庭前树,放出云外山。

行人才眨眼,身在画图间。

鸟飞不到处,今古绝跻攀。

洞天人去后,谁解倚栏干。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十三)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

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而今觅不得。

赵州老子,信手栽荆棘,当门种蒺藜。

四方人不到,徒自暗攒眉。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十二)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

去来无挂碍,踢踏活虚空。

射杀南山虎,翻身控角弓。上无攀仰,下绝己躬。

孤迥迥一尘不立,清寥寥目断千峰。

白云片片,流水重重。

蓦忽和盘掇转,却要唤西作东。

生铁团上,迸开罅缝。枯河道里,露出鱼踪。

不是妙用,亦非神通。大家无别事,平等主人翁。

咄,老来双耳聋。

形式: 偈颂

如梦令.仲冬望日独坐航泊轩迎月,调寄如梦令

林隙灯光明灭。远岸暮钟敲彻。

风定碧云凝,托起一轮寒月。清绝。清绝。

照见满湖澄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