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其一)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形式: 古风

翻译

微小的官职像秋天的茭白,清冷淡泊难以充饥。
学校的宿舍如同驿站,破旧漏雨无法安身。
我到你桥东拜访,一张床仅能容膝。
中吴地区人才众多,三年时光与谁共度。
可怜的泮池边鸮鸟,只能以桑葚的黑色为满足。
收拾书籍回家去,傍晚时分面对钓台秋风。

注释

薄官:微小的官职。
秋菰:秋天的茭白,比喻微不足道的职位。
冷淡不堪食:清冷淡泊得难以果腹。
学宫:学校。
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的处所,比喻简陋的住所。
敝漏:破旧漏雨。
访君:拜访你。
一榻可容膝:一张床仅能容下膝盖,形容简陋。
中吴多佳士:中吴地区有很多优秀的人才。
三载谁与适:三年里谁能与我共度。
泮林鸮:泮池边的猫头鹰,比喻不得志的人。
桑葚黑:黑色的桑葚,象征生活艰辛。
束书:收拾书籍。
归去来:回家。
钓台:指隐居之地。
秋风夕:秋风起的傍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秋天的菰草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官职卑微、生活清苦的状态,暗示了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他将学宫比喻为简陋的驿站,自己无法在此得到安身之处,流露出对学术环境的感慨。

诗人邀请朋友到桥水东边的小屋,那里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提供一个容膝之地,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他感叹中吴地区人才众多,但在三年的时间里,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接着,他提到“泮林鸮”,可能是指学宫中的鸟,这里暗指邵叔忠在学术上的孤独和沉醉于知识的困境。

最后,诗人劝告朋友束书归去,享受垂钓的生活,度过秋风萧瑟的傍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吴子长入京

乙亥江城守宵遁,连营锦帐排锋刃。

丁男释耒儿女啼,朱门一夕黄金尽。

我时拥卒护乡井,纻袍白马君来省。

石床试剑人血腥,地炉传酒牛炙冷。

手挥谈麈看落月,平明索饭出门别。

虎林山头却寄书,一字不问家何如。

乾坤风雨旦复旦,家家升平吃饱饭。

君才筦库久繁剧,我老诗书更忧患。

肯将出处问猿鹤,自觉高低笑鹏鴳。

浩荡炎风扇区野,斜日征鞍古榆下。

功名不复念远道,富贵自觉颜色好。

俯仰畴昔予何言,梅雨敲窗湿诗草。

形式: 古风

送吴仲宝入京

余年长汝父,汝季复余从。

季也难为兄,文史日从容。

兄也实竞爽,立身期亢宗。

可念玉雪子,五月上卢龙。

枣榆曝西日,尘土吹炎风。

尔欲副尔志,安得宁尔躬。

有方游可远,扬名孝乃终。

归来拜嘉庆,我酌寿汝翁。

形式: 古风

送吴君远

暨阳幕职无他奇,置薤一本水一盂。

钟鸣张烛起署事,坐看日落庭西隅。

雁行钳纸走却立,高悬明镜分丝铢。

长官堂上口啸诺,时时隔舍闻歌呼。

荒村人閒花自落,圜扉昼静草欲芜。

褰帷使者上治状,为出清冰置玉壶。

小儿踉蹡老翁怒,细问代者如君无。

楚苔渍雨古驿寒,酒酣写出阳关图。

君行上马慎勿驱,梅水绿涨南兴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吴宽斋并谢惠诗

衰年八十一,草露骨垂朽。

有客款荆扉,甘言许吾寿。

假如活百岁,祇欠十有九。

辛勤抛书册,散诞耽棋酒。

时时课小诗,不自觉妍丑。

袖中出新句,见客惊欲走。

反顾仍疾读,佳处辄肯首。

呼儿急传觞,晚喜得此友。

久之来告别,秋怀挂衰柳。

百金无所赠,五言聊藉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