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虎丘春泛图,为张初白题

烟柳回塘,飏画桨声中,签翠低展。

客与香迷,一舸镜澜徐转。

莺语燕语难分,但醉倚、好花人面。

数旧游彭蠡舟系,忘了小姑偷眼。

四愁平子吴歈遣。漫沈吟、玉楼歌按。

越娥佩响从归去,春共横波远。

空付媚粉暗尘,荡冶叶、倡条零乱。

问半眉山色,船唇篷背,黛痕谁见。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日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烟柳回塘,飏画桨声中,签翠低展”,开篇以烟雾缭绕的柳树和泛起涟漪的水面,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画卷。画桨声在空气中飘荡,签翠低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接着,“客与香迷,一舸镜澜徐转”,诗人通过“香迷”二字,巧妙地将人的感官体验融入景物之中,让人仿佛能闻到淡淡的香气,感受到一种迷离的氛围。一叶扁舟在如镜般的水面上缓缓移动,画面静谧而悠然。

“莺语燕语难分,但醉倚、好花人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莺啼燕语与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场景。人们在花丛中饮酒作乐,脸庞映衬着盛开的花朵,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数旧游彭蠡舟系,忘了小姑偷眼”,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旅行,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四愁平子吴歈遣,漫沈吟、玉楼歌按”,这里引用了古代文人骚客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吴地的宴会上,诗人或许正沉浸在音乐与美酒之中,思绪万千,难以自抑。

“越娥佩响从归去,春共横波远”,越地女子的轻盈脚步声渐渐远去,春天的景色也随着流水向远方延伸。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空付媚粉暗尘,荡冶叶、倡条零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媚粉暗尘,意味着美丽的事物被岁月侵蚀;冶叶、倡条零乱,则是形容美好事物的散落与破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

“问半眉山色,船唇篷背,黛痕谁见”,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琐事的深深眷恋。山色、船唇、篷背上的黛痕,都是生活中不经意间留下的美好印记,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泛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江南春日画卷。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珠巢街新居,古藤交枝,冷翠欲滴,词以赏之。余在都门,凡四移居矣

六街尘外,唤蜡屐问春,春应还待。

娥月迎门,娟枝窥户,吟破一庭苍霭。

簟纹乍移苔点,栏角斜牵萝带。

寄情处,倚新声多幸,莺邻堪买。空怪。

槐苍里,灯晕梦回,早是圆阴改。

客与琴孤,家如舟泛,秋影几丝同载。

试将冻蜂催醒,有约浓花须再。

倦游宴,念双藤旧侣,题襟谁在。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崇效寺看牡丹,时余外转西川,脂车有日矣

只园春霁,借春艳酿成,天然罗绮。

铃语微闻,衣香初染,几度竹房联袂。

瑞蝉又兼金蝶,一样新来梳洗。

话京洛、任寻芳年少,胭脂留醉。凝睇。

经院悄,疏箔翠油,谁与相料理。

花雨轻沾,珠林低护,还是玉栏愁倚。

靓妆汉宫空赏,归梦瑶台仍寄。

露华冷,赠东风但有,相思红泪。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六丑.早春晴暖,落灯后风雪凄然,藤蔓欺寒,花事殊寂寂也

唤幽禽梦醒,问急响、花铃谁掣。

试晴扇香,香心如倦蝶。弱翅犹怯。

暗想西园事,镜中孤影,叹好春难折。

凄风夜半吹还彻。细糁游尘,斜迎舞雪。

长条冻添冰缬,又因循错过,灯市佳节。

寒宵情切,按清歌乍关。待向朱栏底,寻步屧。

而今怕理吟箧,任红迟露萼,绿抛烟荚。

探芳景、俊游空说。

都则把、艳冶年光付与,恨眉啼睫。

金觞御,己是愁结。那更堪、听取银云外,孀娥吊月。

形式: 词牌: 六丑

一枝春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幽兰素芬堪摘。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形式: 词牌: 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