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赠陈鸣野二首(其二)》。诗中通过描述与友人陈鸣野的重逢,以及对陈鸣野才华和品行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首句“吴市新逢面”,点明了与友人的重逢地点在繁华的吴市,暗示了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接着“嵇山旧隐名”一句,借用了嵇康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对陈鸣野过去隐逸生活的追忆,同时也暗含对其才华的肯定。
“思玄题赋就,观舞学书成”两句,通过“思玄”这一典故,赞扬陈鸣野的文学才华;“观舞学书”则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说明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功底,还擅长舞蹈和书法,多才多艺。
“门有高阳侣,家多燕赵声”进一步描绘了陈鸣野周围环境的高雅,以及他家庭背景的不凡,暗示了他结交的都是志同道合的高士,家中也充满了燕赵之地的豪迈之气。
最后,“更怜仲子意,辞爵一何轻”表达了对陈鸣野辞官归隐的敬佩之情。这里引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将陈鸣野比作“仲子”,赞扬他辞去高位、远离尘嚣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陈鸣野个人才华、生活情趣及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哲理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