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自况》描绘了一位清贫而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首句“短发被肩霜雪如”以比喻手法,形容诗人的白发如霜雪覆盖,展现出其年事已高。"怡然自乐易安居"则表达了诗人虽生活简朴,却能安然享受宁静的生活,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不图时誉贫辞富,岂谓来生老读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他不追求世俗的名誉,即使贫穷也不改其志,更愿意在晚年继续研读,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无愧自然成快活,多财未必见赢馀”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财富无关,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坦荡和无愧,而过多的财物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最后,“眼中役役蜗蝇辈,过眼浮华总是虚”以微小的蜗牛和苍蝇比喻那些为名利奔波的人,表达出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追逐都是虚幻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我描述,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