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南村泛舟石湖望月

王郎与我能无愁,客中放棹寻清秋。

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

横塘西去见山影,苍翠豁露霜烟收。

楞伽灵岩两迎揖,此中安得无夷犹?

湖光一曲萦我舟,与子呼酒相劝酬,以湖为酒恣拍浮。

须臾湖月忽晃漾,照映天上白玉楼。

须眉萧飒风飕飕,飘然疑坠海外洲,却视人世真蜉蝣。

我已一身随落叶,子亦一官成赘疣。

不见吴越俱荒丘,鱼城酒城何处求,伍胥种蠡同浮沤。

惟有石湖湖上月,曾照石湖居士游。

西施溪畔馀温柔,座中微笑寒花羞。

子既醉矣我未休,回帆挝急不可留。

夙昔中秋有此不,令我却忆西湖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时节泛舟石湖,赏月饮酒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王郎与我能无愁,客中放棹寻清秋”,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旅途中寻求清幽之秋的情景,表达了他们试图在忙碌和忧愁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境。

接着,“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摆脱世俗喧嚣的向往,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描绘了江面的清澈和船只轻快航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氛围。

“横塘西去见山影,苍翠豁露霜烟收”通过山影和霜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楞伽灵岩两迎揖,此中安得无夷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平静。

“湖光一曲萦我舟,与子呼酒相劝酬,以湖为酒恣拍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面上饮酒作乐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乐趣。

“须臾湖月忽晃漾,照映天上白玉楼”通过月亮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须眉萧飒风飕飕,飘然疑坠海外洲,却视人世真蜉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我已一身随落叶,子亦一官成赘疣”是诗人对自己和友人现状的自嘲,暗示了他们在社会中的无奈和束缚。

“不见吴越俱荒丘,鱼城酒城何处求,伍胥种蠡同浮沤”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惟有石湖湖上月,曾照石湖居士游。西施溪畔馀温柔,座中微笑寒花羞”再次强调了石湖月色的美好,以及与友人的相聚之乐。

最后,“子既醉矣我未休,回帆挝急不可留。夙昔中秋有此不,令我却忆西湖头”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泛舟赏月经历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44)

赵执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书法家。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 字:伸符
  • 号:秋谷
  • 籍贯:晚号饴山老
  • 生卒年:shēn](1662~1744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夜与泾阳刘西谷编修吴山对月

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

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

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

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

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

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形式: 古风

赴登州留别康海

微雨牵行色,离觞且对君。

预愁见何日,不惜手轻分。

远海高于岸,空烟聚作云。

来朝倚仙阁,吟望背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村舍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

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

扶衰地有君臣药,劝酒庭馀姊妹花。

雨玩山姿晴对月,莫辞闲淡送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咏江岸拒霜花

霜裛风翻袅袅枝,可怜闲淡与霜宜。

江妃无语空含睇,妒杀天寒独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