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独坐

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

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

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

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

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绩在山中独坐时的心境与所见所感,充满了隐逸之风和自然之美。

首联“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开篇点题,诗人试图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他选择游山作为逃避世俗纷扰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追求。

颔联“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进一步描述了山中的景象。诗人将山间流动的溪流比作井水,以树干代替楹柱,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和谐与朴素之美。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突出了山中环境的独特与宁静。

颈联“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转而描写诗人独坐山中时的生活情趣。他或许在酒中加入草药,享受着自然与健康的结合;同时,弹奏的琴声仿佛融入了松涛之中,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一联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尾联“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继续展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健康长寿的渴望。石炉煎煮珍贵的玉髓,土釜炼制出金精,象征着对身体的滋养与提升。连续服用碧绿的泉水,期待着如同云丹般快速见效的健康效果。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养生实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品质的高要求和对自然疗法的认同。

最后一句“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厌倦。他意识到,在繁华的都市与官场中,人们总是忙忙碌碌,没有片刻安宁。这句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题画幛背

云霞图幛子,山水画屏风。

不应须对许,坐惯青溪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春园兴后

比日寻常醉,经年独未醒。

回瞻后园柳,忽值数行青。

定是春来意,低头更好听。

歌莺辽乱动,莲叶绕池生。

散腰追阮籍,招手唤刘伶。

隔架窥前空,未馀几小瓶。

风光须用却,留此待谁倾。

形式: 古风

山园

幽人养性灵,长啸坐山扃。

二月兰心紫,三春柳色青。

卷帘看水石,开牖望园亭。

琴曲唯留古,书名半是经。

风烟长入咏,几杖悉为铭。

切直平生尽,何为劳是形?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春日还庄

居人姓仲长,端坐悦年光。

地形疑谷口,川势似河阳。

傍山移草石,横渠种稻粱。

滋兰依旧畹,接果著新行。

自持茅作屋,无用杏为梁。

蓬埋张仲径,藜破管宁床。

浴蚕温织室,分蜂暖蜜房。

竹密连阶暗,花飞满宅香。

坐棠思邵伯,看柳忆嵇康。

自得终焉趣,无论怀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