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其四)

粤树吴云隔远天,归程何止路三千。

梁鸿耻作因人热,王粲愁多强自怜。

惭愧半年常在客,从来好梦辄难圆。

此行也算南行了,辜负韵光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首句“粤树吴云隔远天”,以“粤”和“吴”两地相隔,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距离,用“隔远天”强调了这种空间上的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情感上的疏离。

“归程何止路三千”,进一步强调了归途的漫长与艰难,不仅指实际的地理距离,也暗含了内心的挣扎与疲惫。接下来,“梁鸿耻作因人热,王粲愁多强自怜”,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个人独立与尊严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怜悯与无奈。

“惭愧半年常在客,从来好梦辄难圆”,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六个月漂泊生活的后悔与不满,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最后,“此行也算南行了,辜负韵光又一年”,既是对这次旅程的总结,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未能实现心中所愿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自我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2)

殷葆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其一)

闲从风雨读招魂,谢绝繁华昼掩门。

游戏诗题和柳韵,郎当衣染旧莓痕。

方舆鸿制搜群籍,城市蜗居类半村。

无事神仙无病福,浮云富贵又何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其二)

移家钟阜几星霜,安步时时过野塘。

笑我荆溪生白发,望他孺子继青箱。

立身重虑亏先德,俟命何须礼梵王。

从古勋名同逝水,夕阳空矗大功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其三)

儒冠抛却遂初衣,世事何心问是非。

袖有枣梨儿女喜,门无租税吏人稀。

嘉鱼惯向晨餐具,庄蝶时从午梦飞。

春有风花秋有月,自来相赏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其四)

肯将傲骨受人怜,清夜香消一炷烟。

何物功名能缚束,闲情诗句自缠绵。

酿开竹叶时拚醉,种有梅花不记年。

大好江山凭领取,那须归隐五湖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