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内乐亭》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对内乐亭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不屑。
首联“谁谓兹亭浪得名,寥寥气象副深诚。”开篇便以疑问句式引出,对内乐亭的名声提出质疑,随后通过“寥寥气象”和“深诚”两词,揭示了内乐亭独特的宁静氛围与诗人内心深处的真诚情感相契合。
颔联“地饶松竹千年色,天与云山四合清。”进一步描绘了内乐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地面上松竹常青,四季如一;天空中云山环绕,一片清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永恒与纯净。
颈联“靖节固尝为傲吏,子真元不势名卿。”引用了陶渊明(靖节)和严光(子真)的例子,前者以隐士身份傲视官场,后者淡泊名利,隐居山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洁之士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官场虚伪和名利的反感。
尾联“伊余窃慕恬然乐,肯以纷华战性情。”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虽非古人,却同样向往那种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不愿意为了世俗的繁华而牺牲自己的本性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疏离,体现了其高洁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