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赞美了王羲之(即王右军)的高尚情操与艺术成就。诗中以“风节雅尚,清真自如”开篇,高度评价了王羲之的品格与气质,指出他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保持着纯净而真实的自我。接着,“超出风气,规切浮虚”,进一步强调了王羲之在思想和行为上的高远追求,与那些空洞虚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忧国忠诚,识治通达”两句,则赞扬了王羲之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在政治上的智慧与能力。他不仅心系国家,还具备治理国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难得的政治家。
最后,“翰墨风流,秪见其末”则转向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誉。这里的“翰墨”指的是笔墨,而“风流”则形容其作品的风格与韵味。诗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技巧上,更在于其作品所蕴含的风骨与情感,这是其艺术魅力的最终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对王羲之多方面成就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既体现了对个人品质的赞赏,也表达了对艺术造诣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