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采侍御青莲居

夙闻苕霅间,山水多清远。

讵意阛阓侧,蓬瀛忽在眼。

偶乘一叶舟,沿洄恣游衍。

轻飙偃菰芦,微波荡菱芡。

丛篁雄灌木,森蔚盘回转。

中有伊人居,列户抗遥巘。

堂宁据胜开,楼榭随宜建。

高阁俯乔林,群峰历可辨。

凭栏耳目旷,隐几缥缃展。

时报黄鹤驾,閒诵青华简。

客至辄披襟,开尊出丰膳。

论世谈既雄,参微语尤隽。

廿载忝交契,老至弥缱绻。

余兹将卜邻,栖托计非舛。

更藉地主贤,早为择所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君采侍御在苕霅之间,意外发现一处宛如仙境的居所。诗人乘舟游历,沿途风光旖旎,轻风拂过菰芦,微波荡漾菱芡,竹木丛生,郁郁葱葱。伊人之居,布局巧妙,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高阁俯瞰茂密树林,群峰尽收眼底。

诗人赞叹此处环境清幽,视野开阔,书籍满架,仿佛与世隔绝。黄鹤驾临,闲读经书,宾朋来访,开宴畅饮,谈论古今,言语深刻。二十年的交情,深厚如初,即便年老,情感依旧紧密相连。诗人计划迁居此地,认为这是一处理想的栖身之所。他希望得到地主的贤能相助,早日选定居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效白香山四虽吟

吾闻古人云,人苦不知足。

试歌香山居士四虽吟,似我受用巳奢更何欲。

发虽短兮尚可束。官虽卑兮名未辱。

囊虽空兮百指饘糜有馀粟。

子虽愚兮数卷父书犹可读。

朱颜绿鬓谁能久,官高要路危机伏。

黄金过斗亦何为,快意无如谢庭玉。

架上閒抽一卷书,尊中满酌三杯醁。

读书饮酒乐且多,勿为身外营营自桎梏。

形式: 古风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

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

至今两歌犹脍炙,读之往往神先驰。

登临自负颇豪逸,入山往往凌崒嵂。

每携短策冲残暑,屡上危峰观落日。

缥缈龙山尽大观,未若兹游更奇绝。

昨宵醉月石公湖畔石,归卧山楼正酣适。

醉消梦醒鸡乱鸣,照地馀光似霜白。

摩娑睡眼一搔首,瞥见朱霞射东牖。

急起凭栏左右望,动魄惊魂叹希有。

湖光湛湛如凝碧,上下水同天一色。

若木腾辉桂影寒,日月双悬如合壁。

羲轮渐远东峰翠,望舒西引如相避。

金乌鼓翼玉兔顾,相望依依若相媚。

恍疑神女凌波来,双携明镜临妆台。

红绡彷佛长裾展,绿縠纡徐舞席开。

又如宜僚弄丸呈巧技,上下回环终不坠。

忽然两壁直如衡,不觉双丸若平置。

长风萧萧扬素波,晶盘隐隐呈青螺。

遥看天际群峰色,处处岚消出翠蛾。

天地之间亦大矣,五湖不过三百里。

乃知见性自无涯,日月升沉只如此。

倚槛徘徊默有,恍惚此身凌倒景。

须臾日高月渐没,晓岚犹自侵衣冷。

形式: 古风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

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

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

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

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

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

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

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

饮过七碗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

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

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

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

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

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

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形式: 古风

用先大夫韵题风树楼壁

楼临卓锡地,幽境绝尘缘。

高情寄松竹,藻思入云烟。

窗影分新绿,池流接远泉。

悲心感风木,洒泪古碑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