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曹尔埏的《苏门访孙夏峰先生不值》描绘了诗人对孙夏峰先生的景仰和对其学识风度的赞美。首联感慨大雅之才久被埋没,老成之士寂寥无闻,而孙先生则成为当代哲人的典范,受到伊洛学派的尊崇。颔联称赞孙先生年轻时就已才华出众,深入研究学问,文章华美,超越李郭。
颈联进一步赞扬孙先生品德高尚,胸怀宽广,但其深沉的品性难以言表,令人遗憾未能与其共事。诗人晚年向往隐逸生活,希望能如龙变、孤鹤般自由自在,然而现实并未让他如愿,只能在燕蓟之地暂时停留。他感叹自己未能像苏门弟子那样亲近孙先生,山水失去了主人,孤云也无处寄托。
尾联遥望孙先生的居所子云亭,松花独自开放凋落,寓含了诗人对孙先生的深深怀念和对未能亲炙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孙夏峰先生的敬仰和对学术风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