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蛤和泾川公

渔海穷潏泬,猎山历㟏岈。

生人胡多劳,养此六六牙。

圣哲著礼经,细不遗蚁蛙。

食鼋不染指,因以倾厥家。

末俗贵珍异,载籍纷喧哗。

美哉尔石蛤,奚免网与叉。

黄鹄终见炙,安可矜高遐。

修胫雪长荇,腴中剖团瓜。

烹以实下豆,亦慰宾筵嘉。

南荒盛虫族,大者蛇与蟆。

琐细及百种,射影兼含沙。

食者苦呕泄,伤者困疮瘕。

例举混美恶,颇笑昌黎差。

幸蒙匕箸赏,重以褒辞加。

河豚自此贱,况复论鱼虾。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辩蛤和泾川公》描绘了渔猎山林中的生动场景,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通过渔夫捕捞石蛤的艰辛,暗示了当时社会对珍奇异物的追求,导致人们甚至不惜伤害自然生态来获取财富。诗人引用“食鼋不染指”典故,批评了那些表面上遵循圣哲礼仪,实际上却因为贪婪而堕落的行为。他指出,即使石蛤美味,若非理性对待,最终也会导致不幸和灾祸。

诗中还提到南荒之地生物繁多,既有美丽的石蛤,也有危害人体的蛇蛙,形象地揭示了世间美丑并存的现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食的欣赏,但也提醒人们要分辨善恶,避免过度追求。最后,他以河豚为例,强调了过分崇尚珍稀之物会导致价值失衡,连普通的鱼虾都变得廉价。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辱泾川公惠诗谈止足之分奉答三章(其一)

汎览前古志,衋然增中酸。

贤圣困胼胝,黠侠炙人肝。

门雀叹贵贱,市犬惊悲欢。

是非乱无定,千载劳铅丹。

徒令腐儒辈,怒发时冲冠。

璘也生最晚,履道惭孤寒。

南迁济湘水,始陟横渠坛。

玄功无弃物,朽骨蒙雕刊。

孤羁恋恩义,逆境知忧患。

鹪鹩自云微,冀饱鼠壤残。

营营飞蛾翼,竟为烈火燔。

近枉大雅什,益闻达生言。

如病居膏肓,得投俞扁丸。

波涛息中境,魂梦寂以安。

朅闻青春尽,期诣西园观。

遥携林中弈,试洗花间盘。

斯游漫成阻,后约良非难。

蒲轮颇安稳,何必忧轾轩。

形式: 古风

辱泾川公惠诗谈止足之分奉答三章(其二)

泾公鼎鼐器,一德调咸酸。

委身奉明主,即事恒披肝。

云龙际嘉会,鱼水投至欢。

秉笏四十载,寸衷晚逾丹。

班马记言笔,房杜进贤冠。

所至见挺直,凛凛奸谀寒。

朅来守留京,建节上将坛。

军容一时肃,政蠹随手刊。

遂令鸿雁居,悉远豺狼患。

翻然忆莼鲈,匪谓伤秋残。

叩阍累十疏,缨冕先自燔。

止足不殆辱,永怀伯阳言。

回驾太勇决,何啻如转丸。

至今四海心,忽忽忧危安。

嗟予愧河伯,谬向东海观。

时沾勺水益,已足盈盂盘。

曲士束小教,语大固所难。

且愿待函丈,日听歌虞轩。

形式: 古风

辱泾川公惠诗谈止足之分奉答三章(其三)

食桂亦足辛,食梅亦足酸。

至味贵适口,安用珍龙肝。

夸毗好怪异,旁观损人欢。

杨雄抱清静,车毂恶朱丹。

杜钦事薄游,龌龊簪小冠。

有名映千古,何必论饥寒。

赫赫卫与霍,巡游扈祠坛。

出师燕然北,功成竟镌刊。

高明鬼所瞰,竟致倾覆患。

鹊巢岂不高,飘风自见残。

象齿徒云长,厥身因以燔。

所贵儒者事,功德与立言。

富贵真小物,一掷轻弹丸。

贤哉大司马,遗子独以安。

戒酒虽短章,齐物因大观。

巨细罔玷缺,完此白玉盘。

高朗惟日月,自卑仰弥难。

发蒙及小子,志气豁且轩。

形式: 古风

晚庭纳凉作五平诗呈泾川公

林风摇高梧,山云飘秋霖。

飞泉摇城西,声垂湘江深。

空庭当凉宵,端居清人心。

齐纨停轻挥,絺衣开疏襟。

遥钟从何来,悠然流馀音。

琴丝烦空弹,壶浆慵孤斟。

檀烟生陶垆,閒忧几销沈。

高歌昌黎诗,千秋期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