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水三千里,仇池十九泉。
颇疑仙境界,不隔世山川。
海阔虽无地,壶深别有天。
何因霜雪后,一壑独苍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所作的《弱水》,以"弱水"为题,描绘了一幅深远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弱水三千里"形象地展现了水流之长和其柔弱的特点,仿佛在暗示着旅程的遥远与艰辛。"仇池十九泉"则点出特定的地理环境,仇池泉众多,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诗人接着通过"颇疑仙境界"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惊叹,似乎觉得这如仙境般美丽,超越了世俗的界限,"不隔世山川"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海阔虽无地"进一步扩大了空间感,暗示着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宽广,而"壶深别有天"则运用壶中天地的典故,寓意在这片山水之间隐藏着更为奇妙的世界。
最后两句"何因霜雪后,一壑独苍然"揭示了诗人的情感转折,他疑惑为何在霜雪之后,这一山谷显得如此苍茫,可能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弱水和仇池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哲思。
不详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齑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
雪梅风柳破韶光,又扑征尘宿净坊。
坏壁老师真数面,隔年题字故斜行。
王春三月向人好,禅诵六时销日长。
来往区区秪如此,桃花应亦笑刘郎。
燕市人初去,辽城鹤共飞。
兵戈虽向息,闾井已云非。
险阻千山路,艰难百口归。
扶携兼老幼,吾见亦依依。
明月人千里,青阳岁又除。
曲江行有债,幸舍出无舆。
细写蝇头字,摇看雁足书。
长江不可厉,幽意若为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