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社纪事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探访少数民族村落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欣赏。首句“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以清新之笔勾勒出夜晚溪流清澈的画面,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通过月光与修竹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进入番社后,“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表现了作者对当地居民庄重态度的观察与赞赏。在“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中,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番族人民穿着得体,举止文雅,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风貌。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则反映了作者与番族人民交流的过程,通过对话,双方语言沟通更加流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认同。这一段描绘了文化交流的美好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融合的期待与向往。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策推广文明、惠及边疆少数民族的赞颂,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理念的高度认同。接下来,“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则暗示了番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逐渐展现出的独特风采,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潜力。

最后,“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展现了作者对番族儿童教育的关注,认为忠诚与诚信是基础,礼仪教化同样重要,寄寓了对番族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则以温馨的语气结束,表达了作者对番族人民的关怀与祝福,希望他们在月光的陪伴下,能够安详地度过夜晚,预示着双方友谊的深厚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政策、文化交流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思考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8)

谭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巡社纪事

凌晨赴茄藤,绕社乔木古。

宿鸟鸣高枝,疏花缀深圃。

番众拥我前,衣被半蓝缕。

升堂细咨询,一一诉贫苦。

众番叩头说,番愚为人侮。

我谓番本愚,圣朝所安抚。

谁欤或侮之,我能为尔剖。

慎勿学奸刁,贫苦乃自取。

老番共点头,少番首亦俯。

开道至再三,不觉日亭午。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巡社纪事

振策向平埔,已过茄藤港。

瞥见小琉球,瀛海遥相望。

番社辟南隅,放䌇乃保障。

编竹起连廒,仓庚数千量。

边海土虽瘠,近山地仍旷。

佥称归化后,我皇恩浩荡。

番赋既全蠲,番丁不加饷。

更以所蠲租,一半给番养。

老者亦已耋,少者日以壮。

共依覆帱中,尊亲永无忘。

我职司拊循,咨诹颇谐畅。

暇日仍来此,勿使耕耘妨。

形式: 古风

过雁门关

叠巘悬崖藓迹斑,陡然孤峙雁门关。

寄言海角南鸿少,何用云峰绝跻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台阳八景

孤城日暮凝寒,整棹归人影乱。

六年还往其间,几见渡头催唤。

形式: 六言诗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