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怀》是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终日摊书懒下楼,春来怀抱冷于秋”以“终日摊书”和“懒下楼”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书籍之中,不愿离开的状态,仿佛春天的到来也无法驱散他内心的寒冷,将春日的温暖与诗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未能栗里归元亮,争说新丰寓马周”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马周的故事,前者象征着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暗示了诗人虽有志向却难以实现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两屐青山应自远,半帘残月为谁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漫步,但又感叹时间的流逝,如同半帘残月,不知为谁停留。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东风莫遣杨花落,飘荡年年可暂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够暂停,不让杨花随风飘落的渴望。杨花的飘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以此表达出对永恒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