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山后傍晚归家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乐事惬幽讨,闲情便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愉悦和满足感,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怀念。接下来的“梳风修竹晚,挂日老枫秋”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晚风吹拂着修长的竹子,夕阳挂在古老的枫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一饱桑门饭,百忘尘世忧”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一顿由僧侣提供的饭菜就能让他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体现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最后,“萧条茅屋下,可以纵冥搜”以简陋的茅屋为背景,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世界,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