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澶渊辛苦和戎策,无事真思保百年。
尽辇金钱投巨壑,顿挥玉斧画蛮天。
水龙兵气惊王浚,风鹤军声壮谢玄。
磨盾是谁工露布,一篇《海赋》总云烟。
这首清代诗人夏塽的《读史》以澶渊之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首句“澶渊辛苦和戎策”赞扬了古人通过艰难谈判达成和约的智慧,暗示了和平不易得来。接下来,“无事真思保百年”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安宁的渴望,认为只有保持和平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
“尽辇金钱投巨壑,顿挥玉斧画蛮天”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朝廷不惜财力以换取边境安宁的场景,显示出决策者的决心。“水龙兵气惊王浚,风鹤军声壮谢玄”借用了王浚伐吴和谢玄北伐的典故,形容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展现了和平时期对军事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磨盾是谁工露布,一篇《海赋》总云烟”寓意深远,以磨砺盾牌的工匠比喻历史记录者,他们的笔墨如同云烟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而《海赋》这样的作品则成为了对这段历史的总结和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历史记载的深刻思考。
不详
静夜适幽栖,春愁客中绝。
泠泠梵寺钟,薄暮花间歇。
暖酒慰凉宵,青镫背素月。
更短兴弥长,微吟自怡悦。
久坐不知寒,空庭犹积雪。
抛卷入睡乡,恐负千金节。
凄凄怅暝日,郁郁对茂林。
泊舟兀无侣,朱夏竟连阴。
榜人重解缆,旬日滞烟浔。
密雨歇复作,随风暗相侵。
不见鱼儿出,遥听哀猿吟。
沄沄千叠浪,缘愁若个深。
天末时吊影,浪迹难为心。
恨无乘风便,愁有魑魅寻。
薄暮添薄冷,浊酒姑强斟。
何事江村妇,未秋送凉砧。
独居谁悯客无依,困顿风尘欲拂衣。
垂老愈知名教乐,远游每恨故交稀。
四山烽燧鹅公颈,一艇风涛燕子矶。
北望乡关何处是,忍教儿女寄当归。
乱世生难死亦难,无端刘表学曹瞒。
相从地下孔文举,不解辽东管幼安。
岂复狂名计身后,何须危碣表江干。
悲风卷起涛千尺,恐有蛟龙索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