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严寺

平湖镜净中,背贴青峰峦。

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

是曰宝华境,万象郁以盘。

壮哉窣堵坡,一瞰天地宽。

谁怀堕尘鞅,几欲招飞鸾。

我生眇何能,山水情所安。

扁舟几来斯,不为开愁端。

意到自行乐,樽酒那追欢。

何时结青莲,超适心外观。

尘迹身两忘,浩然天地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平静的湖面如明镜,背后紧贴着青翠的山峦。
距离城郭二十里,金色和碧绿的光芒在波光中闪烁。
这里是宝华境,万物繁盛如盘旋的画卷。
壮观的窣堵坡,一眼望去天地开阔无边。
谁能忘却尘世烦恼,几乎想唤来飞鸾共游。
我生短暂,只愿寄情山水,心灵得以安宁。
小舟多次来访此地,并非为了开启忧愁。
心意所至即为快乐,饮酒怎能追寻世俗欢愉。
何时能与青莲为伴,超脱世俗,心境开阔。
尘世痕迹与我两忘,心怀浩然,在天地之间畅游。

注释

平湖:平静的湖面。
青峰峦:青翠的山峦。
郭:城墙。
金碧:金色和碧绿。
窣堵坡:可能指山峰或塔楼。
堕尘鞅:尘世的忧虑。
飞鸾:神话中的神鸟。
山水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扁舟:小船。
开愁端:引发忧愁的事物。
青莲:象征高洁的莲花。
超适:超脱舒适。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湖光山色之境,开篇"平湖镜净中,背贴青峰峦",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澈如镜的湖面与连绵的青峰相依的画面。随后的"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则展现了离城镇二十里的风光,其中“金碧”二字形容水色之美,如同精致的工艺品一般。

诗人在此环境中寻得一片清净之境,称其为"宝华境",万物皆在其中盘旋。接着"壮哉窣堵坡,一瞰天地宽"表达了面对如此广阔景致,内心的豪迈与开阔。

诗中还流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向往,如"谁怀堕尘鞅,几欲招飞鸾",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想要摆脱凡尘、追寻更高自由状态的情怀。

然而,随后的"我生眇何能,山水情所安"则显得更加自适其适,诗人似乎已然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那就是山水之间。"扁舟几来斯,不为开愁端"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肯定,没有因循世俗而生的烦恼。

最终,诗人在"意到自行乐,樽酒那追欢"中表达了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情怀。而结尾"何时结青莲,超适心外观。尘迹身两忘,浩然天地间"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以及在自然之中超越世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心灵自在的追求。

收录诗词(2)

王伯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顶山栗

黄篱抱中实,紫苞发外彩。

寄踪蜂窠垂,藏头猬皮隘。

讵堪鼯鼠窃,更复猿猱采。

心怜使民畏,时须徇儿爱。

荆山破金璞,骊珠掩微颣。

缜密文自保,滋味身乃碎。

筠笼贡厥珍,不在柤梨外。

罗笾加其仪,顾与菱芡对。

易饱屏膏肉,馀功益肝肺。

悬风当令坚,致湿忍使败。

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

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

形式: 古风

题梅坛

朝喑仗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

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潘良贵题三江亭韵

使君不受二毛侵,杖屦逍遥得胜寻。

拨遣簿书聊永日,登临山水亦何心。

残梅堕雪垂垂白,弱柳摇春淡淡金。

倚瞩大江供一笑,几多襦裤在讴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德厚宫主先生

九锁松门夜不关,蓬莱分境到尘寰。

仙风鹤驾来天表,白昼云旗下世间。

古洞得泉消俗病,名山有药驻童颜。

何当常对先生面,愿借飞凫日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