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杭留别曹无逸朝奉

陈蕃解榻为留连,俯仰徒惊岁月迁。

故意斯人奈风雨,多情于我独山川。

可怜颜貌非前日,依旧穷愁似去年。

后夜相思隔烟水,梦魂空寄过江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陈蕃为挽留客人解开床榻,抬头低头间只觉时光匆匆流逝。
面对这样的朋友,即使风雨交加也无法阻隔我们的友情,而对于我来说,山川却成了唯一的陪伴。
可惜的是,他的容颜已不如往昔,贫穷和忧愁依然如去年一样缠绕着他。
深夜里思念绵绵,隔着烟波浩渺的水面,梦中我只能空望着那越过江面的船只。

注释

陈蕃:东汉名臣,以好客知名。
榻:卧具,这里指床铺。
岁月迁:时间飞逝。
斯人:此人,指陈蕃。
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
山川:自然景物,象征陪伴。
可怜:令人怜惜,此处有感慨之意。
前日:昔日,以前。
穷愁:贫穷和忧虑。
后夜:深夜。
相思:深深的思念。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过江船:渡过江面的船只,象征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过杭留别曹无逸朝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曹无逸在杭州分别时的情感。首句“陈蕃解榻为留连”借用典故,以陈蕃之慷慨好客,比喻曹无逸的热情挽留,显示出友情的深厚。次句“俯仰徒惊岁月迁”则感叹时光匆匆,转眼间离别已在眼前。

“故意斯人奈风雨”暗指世事多变,曹无逸虽有深情,却无法左右风雨般的世事。诗人感慨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山水无情,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伤感。“可怜颜貌非前日”表达出对彼此容貌变化的惋惜,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依旧穷愁似去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贫困和愁苦,与去年并无二致,流露出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后两句“后夜相思隔烟水,梦魂空寄过江船”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夜晚,隔着烟波浩渺的江水,只能在梦中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住雁

断岸通横水,枯荷著早霜。

一陂堪度岁,数雁不成行。

市远无缯缴,年丰足稻粱。

中原有佳气,不必到衡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太中挽词二首(其二)

哀挽诸儒竞,丰碑故吏繁。

素车纷雨泣,丹旐与风翻。

几地留遗爱,他年作九原。

涕流耆旧尽,不独为乡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何太中挽词二首(其一)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何复教授以事待理

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

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传闻下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