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九月九日游东山,老僧不与深闭关。

古松无事相与闻,只有鸣琴流水间。

青山自高云满屋,春风似病景不足。

道人游山亦何意,青松到门问所至。

白云了了天地间,此中山景曾飞来。

我闻薇垣独空秀,故山明月此时后。

万转不动苍山高,云峰烟欲到清昼。

故人西望黄鹤楼,使我□之独眉绉。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我乎我乎今再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通过诗人游历东山的经历,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契合。

首句“九月九日游东山”,点明时间与地点,秋高气爽,正是登山的好时节。接着“老僧不与深闭关”,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老僧似乎在静心修行,不为外界所扰。古松、鸣琴、流水,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

“青山自高云满屋,春风似病景不足”两句,以青山、白云、春风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青山高耸,白云缭绕,春风拂面,却仿佛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道人游山亦何意,青松到门问所至”则引入了道人的形象,他游山的目的似乎并不在于寻常的观赏,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追求。青松作为守门者,似乎在询问道人的去向,这一细节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哲理性。

“白云了了天地间,此中山景曾飞来”两句,将视线拉远,白云在天地间自由飘荡,山中的景色仿佛也随着白云的移动而变化,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我闻薇垣独空秀,故山明月此时后”提到诗人听闻的传说,薇垣(古代星宿名)空灵秀丽,预示着未来的美好。故山明月,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万转不动苍山高,云峰烟欲到清昼”描绘了山峦的巍峨与云雾的轻盈,云峰与烟雾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晰的意境,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最后,“故人西望黄鹤楼,使我□之独眉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黄鹤楼作为标志性建筑,成为友情与离别的象征。诗人独自凝望,眉头微皱,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感慨。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我乎我乎今再来”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古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存在,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或许是为了寻找灵感,或是为了与自然对话,感受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幡堂答天和尚□□□禅人

水尽月还□,空摇幡不飞。

自怜心转□,欲辨已忘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初拜官呈陈乔生黄门

□室威仪睹大君,黄金台上客如云。

凤凰薇省初沾命,天禄星□夜较文。

沧海已□鱼鳖长,神州新扫□□群。

他年饮马论功日,谁传嫖姚霍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佚题

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

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佚题

溶溶月色碧于苔,风静菱花几个开。

小艇不知何处去,载将秋色过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