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琅琊寺(其二)

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

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游琅琊寺(其二)》描绘了诗人登临琅琊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以仙境般的蓬莱山和芙蓉峰比喻琅琊寺的高洁清幽,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与留连。“尘埋下界三千丈”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俗世的纷扰被隔绝于山下,突显出寺庙的超凡脱俗。“月在西岩七十峰”则描绘了夜晚月色洒满山岩的宁静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颈联“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在此地找到心灵归宿的欣慰。“酒醒无限题诗意”写诗人借酒浇愁后,灵感涌现,诗兴大发。“起立层岩看万松”则通过描绘四周万松挺立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致,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游历琅琊寺时的心境变化,既有对尘世的疏离,又有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柳处士用美宣地官韵

年华不敢去堂堂,老恋山光及水光。

尘梦几看浮世短,白云交付此杯长。

柳根怪石方床枕,眼底秋灯细字行。

小阮年年无限意,长江分遣到壶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吊易羽士姜守一(其一)

一鹤西来瘦有馀,每将生死问何如。

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

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用韵寄黄提学

秋老青山色更浓,年年此地问元龙。

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

诗寄故人如见面,年过五十敢称翁。

何时许作西岩会,一日一壶倾一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济宁舟中(其二)

不管青天问去鸿,百年都只此杯中。

千家小聚村村暝,万里河流岸岸同。

远树入河留返照,布帆随力饱西风。

南来北往奔波地,留与儿童笑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