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次韵酬谭履常送致政徐朝奉》。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拔迹朝闺太早生,不容馀蕴付功名”,诗人以“拔迹”形容自己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活状态,感叹早年投身仕途,未能留下余力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朝闺”可能指官场,“太早生”则暗含对年轻时选择入仕的反思。
颔联“肯缘簪绂重回首,似共林塘别有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漠态度。他不愿再回头眷恋官场的繁华与束缚,似乎更愿意与自然山水为伴,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的“簪绂”代指官职和荣誉,“林塘”则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颈联“恰恰冥鸿如素志,来来弊屣薄浮荣”,诗人以“冥鸿”自比,冥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表达了自己追求的正是像冥鸿那样纯粹而高尚的生活理想,不为外物所累,不慕虚名浮利。
尾联“留赀无有公何恃,赢得桑榆慰此行”,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虽然没有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内心得到了满足。他相信在人生的晚年(“桑榆”常指晚年),能够欣慰于自己曾经的选择和追求,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