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二首(其一)

群盗因循玩木鹅,忍言陵寝罢谁何。

井桓鸟集人烟断,丛构狐鸣夕磷多。

酒客狂曾挥蔗杖,书生弱亦弄枝戈。

三千精骑夸邢邵,残墨拚将楯鼻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鉴之的《闻警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首句“群盗因循玩木鹅”,形象地写出盗贼们对局势的轻视,他们甚至玩弄木鹅,显示出社会秩序的混乱。次句“忍言陵寝罢谁何”则揭示了陵寝无人守护,暗示了统治者的无力和国事的衰败。

“井桓鸟集人烟断”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井边已无飞鸟觅食,人烟断绝,夜晚“丛构狐鸣夕磷多”,狐狸在废弃的建筑中哀鸣,磷火闪烁,增添了凄凉气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破败与凄凉。

“酒客狂曾挥蔗杖,书生弱亦弄枝戈”两句,写出了普通民众在危难中的无奈之举,酒客拿起平常的蔗杖自卫,书生也拿起树枝当作武器,反映出民间的恐慌和自保。

最后两句“三千精骑夸邢邵,残墨拚将楯鼻磨”以典故结尾,邢邵是北齐名将,此处借指精锐骑兵,但诗人说他们只剩三千,且只能用磨破的笔墨写下战斗的决心,表达了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哀叹和对未来战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6)

于鉴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警二首(其二)

男儿生岂负头颅,久事雕虫愧壮夫。

欲问偃妖诛楛矢,谁惊穆御誓桃弧。

貉奴白帢频收系,蛾贼黄巾未伏辜。

今日拥书三万卷,可堪持作解兵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其一)

万事东流江上船,才名永负勒燕然。

吹楼已任蛾眉适,旅榇空期马革还。

气满挥戈遑驻日,心倾指囷溯驹年。

人间别有男儿泪,欲共春潮挽逝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其二)

明姝犹少入宫怜,瑰俊曾闻得几全。

北阙筹兵真武库,西曹箧谤似文渊。

八城兽角烽吞塞,千轴鱼丽海啮舷。

精已销亡赊一死,深闺何必异穷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其三)

中谗宽死即恩纶,瘴雨蛮烟报主身。

谪戍未逢除党籍,勤王端复见孤臣。

丁年齿发从军敞,甲第膏腴养客贫。

圣代国殇天下士,岂伊亲旧独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