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定光壁

护雨云初断,登山眼便明。

枫彫丹舞叶,松古绿摇声。

觉宿无穷老,禅关有底清。

小春天不冷,归路尚馀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雨后的乌云刚刚消散,登高后眼前就变得明亮。
枫叶如被丹砂描绘,舞动中显现出鲜艳的红;古老的松树发出翠绿的沙沙声。
夜晚的沉睡似乎没有尽头,禅修的境界究竟有多清澈。
春天虽小,却并不寒冷;踏上归途,心中依然充满情感。

注释

护雨云:雨后乌云。
初断:刚刚消散。
登山眼便明:登高视线开阔。
松古绿摇声:古老的松树发出沙沙声。
觉宿:夜晚的沉睡。
无穷老:似乎没有尽头。
禅关:禅修的境界。
有底清:究竟有多清澈。
小春天:虽是春天。
不冷:并不寒冷。
归路:归途。
尚馀情:心中仍有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的《题定光壁》,通过对雨后登山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护雨云初断”,写雨后的天空如洗,乌云散去,阳光透出,显得格外明亮。接着,“登山眼便明”表达了登高望远时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开朗。

“枫彫丹舞叶”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枫叶在秋风中如红衣舞动的景象,色彩鲜明,富有动态美。“松古绿摇声”则以松树的古老与翠绿,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韵律,仿佛能听到松涛声。

“觉宿无穷老”一句,诗人通过登山体验,感受到岁月的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禅关有底清”则借禅意表达心境的清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小春天不冷,归路尚馀情”,以春天的温暖反衬内心的暖意,即使在春天的小寒中,诗人仍怀有依恋之情,不愿离去。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131)

赵善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赵舍人

季父英名上玉津,瞿昙抱送石麒麟。

龙文宝册传青琐,凤阁鸾坡近紫宸。

亲老侍行知有子,才高见忌岂无人。

洪崖百仞泉飞玉,一洗人间万斛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醮成作

心格崇霄禁路通,纤埃收尽见天容。

三千绛阙云开锁,十万霓旌月印踪。

香袅郁葱翔鼎凤,松摇寥廓状云龙。

虚皇夜宴长生殿,九奏琼璈动晓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醮毕作

醮阑星斗挂脩甍,綵跸丹舆上玉清。

百尺坛空云弄影,一钩帘捲月输明。

灵香匝地寒无力,宝奏钧天静有声。

万里好风吹目断,松篁犹学佩环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王右司三十韵

丱角从亲后,抠衣拱座隅。

辞章窥雅制,翰墨景良模。

零露哀先德,青云激壮图。

暌违十五载,流落二三孤。

蹇涩凭乡荐,崎岖达上都。

芝眉重晤对,桂籍偶叨踰。

劳苦温言重,开明鄙性迂。

一雷初绾绶,千里遇分符。

琴浦催科拙,澄江德政殊。

美瓜滋灌水,良酝寄兵厨。

社雁惊飞楚,边鸿不到吴。

色辞思益远,忧患痛多虞。

风树亲难待,林泉誓与俱。

啼号真有累,缰锁复相拘。

华节来临镇,荒城获走趋。

二天蒙芘覆,半载幸驰驱。

郡政惭轓盖,民歌愧裤襦。

深期展四体,宁复顾微躯。

厚意平生在,高风振古无。

亲依方款密,聚散忽须臾。

鹢首浮仙路,乌台接禁涂。

苕溪虽近甸,宣室赖嘉谟。

德盛应难外,民思觊少苏。

甘泉跻法从,膏泽下寰区。

自叹如巢幕,人怜数守株。

寸心随履舄,只影在江湖。

鸟倦一枝稳,龙须大手屠。

闲情验蕉鹿,浩思忆莼鲈。

已困三眠茧,还穷五技鼯。

枫宸清问处,回首念疏愚。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