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文字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春夜梦醒后的凄美画面。
"颇黎枕滑春云卸",开篇以“颇黎”(一种透明而珍贵的宝石)形容枕头的光滑,暗示梦境的甜美,而“春云卸”则形象地描绘了梦中云彩飘散的情景,仿佛是梦境的消逝。这一句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落差感。
"残红犹自明兰灺",进一步渲染梦境的余韵。"残红"指梦中所见之物的残余色彩,"明兰灺"则是指燃烧殆尽的香灰,仍能发出微光。这里通过“犹自明”和“兰灺”的对比,表现了梦境虽已结束,但其中的美好和温馨仍然在心中留下痕迹。
"好梦觉来疑",直接点明了梦醒后的真实感受——疑惑与不舍。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清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陷入思考。
"归时说与伊",表达了主人公想要与他人分享梦境的愿望,但又因梦醒而无法实现。这种遗憾之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微霜吹玉貌",描绘了梦醒后主人公的外貌变化,微霜不仅让肌肤显得更加细腻,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虚幻。
"何处停征棹",引出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期待。主人公似乎在思考,如何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
"相隔只无关",强调了距离并非障碍,心中的情感才是真正的连接。这句表达了即使身处异地,心与心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
"曲屏无限山",以“曲屏”象征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无限山”则寓意着无尽的思绪和梦想。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世界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对梦境、现实、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顾贞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梦境的佳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梦境与现实、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