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示弟琏》由明代诗人沈章所作,通过对比蜜蜂、蚕与人的行为,表达了对勤奋、持之以恒和责任感的颂扬。
首句“蜂则有蛹,蚕则有绩”以自然界的现象起笔,比喻蜜蜂结茧、蚕丝成织的过程,引出下文对人的期望。接着“矧伊人兮,胡不尔德”,提出疑问,为何人不能像蜜蜂和蚕一样,辛勤工作,有所成就。
“昔我先人,实懋厥功。靡不夙夜,克缵其宗。”追忆祖先的辛勤努力,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并指出每个人都应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美德。
“伊余怀兮,程是稼穑。一经不遗,以永朝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农业劳作的热爱与坚持,说明每一项工作都应尽心尽力,不分昼夜。
“朝斯夕斯,日月言迈。令闻或忒,我心匪懈。”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工作的持续性,即使名声可能有所变化,但内心不应松懈,应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职责。
“人亦有言,声类是求。相彼苍鹰,气化为鸠。渊冰在前,惕焉戾止。绳墨在御,敢以勖子。”最后,诗人引用了多个比喻,如苍鹰化为鸠、警惕深渊冰冻、遵循规矩,鼓励弟弟(琏)要像苍鹰一样保持警觉,避免陷入困境,同时要遵守规则,不断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以及对勤劳、责任和坚持的颂扬,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和教导,体现了古代儒家文化中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和家庭传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