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居节的《春寒》描绘了一幅春天冷清的画面。首句“重楼燕子隔天涯”,通过燕子在高楼间穿梭却仿佛相隔万里,暗示了春寒时节的孤寂。次句“五柳阴疏未聚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落,柳树稀疏,乌鸦尚未聚集,显得格外寂静。
“十日春寒淹雨雪”点明了春寒连绵,雨雪不断,使得春天的气息被压抑,未能完全展现生机。接下来,“几番风信到梨花”则以梨花开放,象征着春天的信息,但风信来得并不频繁,反映出春寒的滞涩。
“横塘水长听莺处”转而描绘一处宁静的场景,尽管春寒,塘水依旧悠长,黄莺的歌声隐约可闻,增添一丝暖意。然而,“小巷泥深卖酒家”又将视角拉回现实,小巷深处,卖酒人家的生意因天气而清淡,更显人烟稀少。
最后两句“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以富贵人家的室内景象作结,虽然弦乐悠扬,琵琶声婉转,但这些华美的声音与外界的春寒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世态炎凉之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中的各种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冷清,又有社会生活的冷暖,展现了春天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