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绿水曲》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对绿水、方舟、兰渚、美人、翠羽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中以“绿水何盈盈”开篇,用“盈盈”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绿水的清澈与丰盈,为整首诗奠定了清雅的基调。
接下来,“方舟出兰渚”一句,通过“方舟”和“兰渚”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水面上的船只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行踪与心境。而“美人临清流,相期拾翠羽”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将一位美丽的女子置于清流之畔,她或许正期待着拾取那珍贵的翠羽,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翠羽不可拾,春波荡人心”两句转折,由现实转向内心情感的波动。翠羽虽美却难以触及,正如心中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往往难以完全实现,这引发了读者对于追求与失落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同时,春波荡漾,不仅描绘了水面的动态之美,也象征着情感的起伏与内心的波动。
最后,“人心如绿水,谁能知浅深”以“人心如绿水”作比,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世界与具体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表达了人心的深邃与复杂,以及对其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反思自我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综上所述,《绿水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深刻洞察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