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诗二首(其二)

庭中有绿竹,翛然厉清响。

虽非丝竹音,天律谢人奖。

喧浊既已袪,凉阴始云长。

衣食寡所嗜,蜗居自潜养。

横琴奏古调,华月复东上。

世界入瑶空,瞻玩足幽赏。

安问乌与兔,追逐迅飞鞅。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中独处庭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开篇“庭中有绿竹,翛然厉清响”,以绿竹的清响象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竹子的生长与诗人的精神状态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着,“虽非丝竹音,天律谢人奖”两句,诗人将竹声与传统音乐相比较,强调竹声的自然纯粹,不需人为的奖赏或修饰,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

“喧浊既已袪,凉阴始云长”描绘了去除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后,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凉阴的生长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成长。

“衣食寡所嗜,蜗居自潜养”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如同蜗牛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修养。

“横琴奏古调,华月复东上”展现了一幅月下弹琴的画面,琴声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体现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世界入瑶空,瞻玩足幽赏”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认为整个世界都融入了纯净的虚空之中,通过观察与欣赏,足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安问乌与兔,追逐迅飞鞅”以乌兔比喻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追逐短暂的功名利禄,而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6)

屠大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三首(其一)

古路有蒺藜,行者戒经过。

新路富桃李,过者肩相摩。

桃李不可攀,蒺藜不可罗。

古路日已微,新路日已多。

江河东悠悠,叹息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杂咏三首(其二)

从宦踰三纪,恬澹罕所求。

既阙经世用,秉廉期寡尤。

栖迟郎署间,偃蹇郡与州。

渐陪台部端,恒负军旅忧。

才微积愆衅,褫韨还山丘。

恭承先世庆,田庐谢营谋。

志愿既已足,动息常优游。

艺圃不盈亩,凿池非容舟。

花木竞敷荣,鱼鸟亦相投。

时有亲旧人,桑麻话田畴。

或枉贤达顾,歌咏既淹留。

园蔬充几案,尊酒欢劝酬。

逸兴凌九霄,偃卧忘三秋。

众恶永消释,独乐良有由。

自非皇泽宽,何以免窜流。

草莽窃稽首,万岁长垂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咏三首(其三)

鹰鹯凌云汉,六翮一何劲。

营营图所食,时与鸟鹊竞。

取物良已宏,志愿曷云竟。

星月交相驰,毛羽有衰盛。

慎尔抟攫才,勿谓黄雀哀。

形式: 古风

偶然吟四首(其一)

栉沐启衡门,中心甚悦怿。

不知所悦何,春旸荡林泽。

绿苔布青原,脱帻枕溪石。

麋鹿引其麑,禽鸟鸣不息。

乐意无相关,幽情两相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