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寓南安郡楼

微觉人间忧患长,树头寒雾减春光。

儿时书卷存馀味,静日江山但坐忘。

雨脚减收延返照,蛛丝何意近雕梁。

野梅吹尽无人见,辜负高楼一夜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忙的人间忧虑中抽身,寓居南安郡楼的所见所感。首句"微觉人间忧患长"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淡淡感慨,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树头寒雾减春光"则通过自然景象,写出冬去春来,雾气消散,春光渐显的季节转换。

"儿时书卷存馀味"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读书时光,那份书香犹在,带给他温馨的回味。"静日江山但坐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在平静的日子里,将尘世烦恼抛诸脑后,沉浸在眼前的江山美景之中。

"雨脚减收延返照"描绘雨势减弱,夕阳余晖得以延长,光线洒在屋檐上,显得格外宁静。"蛛丝何意近雕梁"以蜘蛛结网的细节,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微安宁,即使在寻常处也能发现美好。

最后两句"野梅吹尽无人见,辜负高楼一夜香"以未被察觉的野梅开放和深夜的幽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以及对这种静谧生活的深深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忧虑中解脱出来,享受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丫山

云拥丫山尖,双髻不容把。

影落烟镜中,晴光助妍奼。

入山恐不深,此景讵忍舍。

空濛无远近,色相天所假。

石骨敛春容,怒立拒奔马。

披霜万叶黄,背日一峰赭。

入寺不知门,雾湿钟磬哑。

梯树引泉根,泠泠堕檐瓦。

蹑足出丛薄,豁然露平野。

残阳淡淡收,飞鸟悠悠下。

中有万古情,含悲不能写。

束身入世程,此意待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夜雨书怀

黯黯春光去,垂垂老境添。

雨深灯有晕,人静水窥帘。

入世愁儿女,思归计米盐。

略谙齐物旨,何意问飞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去任有期矣三月二十三日分巡至信丰留赠诸父老

昔遭粤匪乱,兹城独完固。

郁郁五十年,遂通南雄路。

风气递旋转,博斗争蚁附。

父老拜马前,欲语尚瞻顾。

陋俗非近因,合群费将护。

欲预百年计,力岂旦昔赴。

三宿吾何恋,讵曰弥世故。

天地入尘埃,一罅春光聚。

因之怀物情,百忧竞奔注。

声声行不得,鹧鸪留我住。

林外杜鹃啼,道不如归去。

山深见日迟,晴光阻高树。

出谷眼忽明,触境吾无忤。

还待后来人,悱恻瞻天步。

形式: 古风

读范肯堂遗集怆然赋此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放笔夺天机,窅然龙象伏。

甲午造君庐,饥驱一月宿。

家贫国多难,畏行转踖踧。

幽吟互赠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烛。

收泪入欢娱,持瑕又抵触。

当年笃爱情,历历诗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诗安忍读。

墓门宿草深,昨夜梦海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