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才归荆溪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烟。

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八月的中秋月亮正当圆,我送你登上木兰做的小船。
人们说你的诗格调超过王玄之,我喜爱你的诗篇能匹敌李白。
傍晚渡河时冲破细细的雨丝,夜晚在哪个沙滩宿营于寒冷的烟雾中。
楚王的宫殿离阳台很近,不要只顾风流而耽误了青春年少。

注释

八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月亮最圆的时候。
木兰船:古代一种以木兰木制成的船,常用于文人雅士的游赏。
玄度:王玄之,东晋时期的人物,以其诗才著称。
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诗风豪放,有‘诗仙’之称。
晚渡:傍晚时分的渡河。
细雨:小雨。
夜滩:夜晚的河滩。
寒烟:形容夜晚的冷雾。
楚王宫:古代楚国的宫殿,此处代指楚地。
阳台:古代楚国的一处名胜,传说中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地方。
风流:指文人的风雅生活或情感纠葛。
滞少年:耽误青春年华,停滞在少年时期的状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时间设定在中秋月圆之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文化底蕴。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这两句以中秋佳节作为背景,将送别之情置于明月清光下,木兰舟承载着离愁别绪,既有对美好景致的赞赏,也流露出不舍之情。

"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文学才华给予极高评价,并表达了自己对优美文词的喜爱和追求,通过“敌”字更显出一番超越之意。

"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烟。" 这两句转入送别场景中,细雨和寒烟营造了一种淡淡哀愁的氛围,透露出离别后的孤独与冷清。

"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告诫其不要被世俗浮华所迷惑,要保持清醒和坚持己见,以免误了青春年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送别的感伤,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文学的珍视。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送范评事入关

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

正喜琴尊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

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

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拜书辞玉帐,万里剑关长。

新马杏花色,绿袍春草香。

一身朝玉陛,几日过铜梁。

莫恋炉边醉,仙宫待侍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豫章城下偶相逢,自说今方遇至公。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

明日一杯何处别,绿杨烟岸雨濛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重围中逢萧校书

相逢俱此地,此地是何乡。

侧目不成语,抚心空自伤。

剑高无鸟度,树暗有兵藏。

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