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寄林去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情谊深厚,心心相印的情感。
“相闻十馀载,相隔三百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遥远,但已有十余年的交往,情感深厚。这句诗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君瞻鳌顶云,我梦鲤湖水。”接下来,诗人以“瞻”和“梦”这两个动词,巧妙地将友人的视角与自己的梦境联系起来。友人可能在眺望远方的山巅,而诗人则在梦中游历于宁静的湖泊之中。这种相互映照的描述,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也暗示了两人虽身处不同境地,但心灵相通。
“何以赠所欢,因风寄兰芷。”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如何向挚爱之人表达心意?他选择了借助自然界的风,将象征着高洁与美好的兰花和芷草作为礼物,寄予远方的朋友。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与友人间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