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羡门弟庭前紫牡丹》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紫牡丹在庭院中的盛放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今春觉消瘦,尚复冠群芳”,以“消瘦”二字形容春日的轻柔与万物复苏的生机,却依然傲然冠绝于百花之中,展现出紫牡丹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的生命力。接着,“春入重楼暖,香清片麝长”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渗透到高耸的楼宇间,空气中弥漫着紫牡丹特有的清新香气,如同一片片麝香般悠长而深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逐臣犹紫袖,小阮胜罗囊”两句运用典故,将紫牡丹比作“逐臣”的紫袖和“小阮”的罗囊,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紫牡丹依然保持着高贵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自我期许。最后,“烂熳东堂上,连宵醉未妨”则表达了诗人对紫牡丹盛开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即便夜深人静,也愿意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仿佛与花共醉,忘却尘世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