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腹腴项脔不入盘,况复飧酪誇甘酸。

东归思之未易得,每以问人人不识。

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初次游览唐安时,享用薏米做的饭,煮熟后丝毫不逊色于雕胡(一种谷物)的美味。
薏米颗粒饱满如芡实,洁白如玉,滑溜溜的仿佛要从勺子里流出,香气弥漫整个屋子。
即使满腹美食,连颈项间的肉都舍不得割下,更不用说夸赞它的酸甜可口。
回到东方后,我时常怀念这种美味,却难以再寻,每次询问他人,无人知晓。
唉,自古以来,奇珍异宝常被忽视,就像草芥一般,你试着在田间篱落寻找吧。

注释

唐安:地名。
薏米:一种谷物。
雕胡:古代的一种谷物,类似小米。
芡实:水生植物果实,形似鸡头米。
腴:肥美。
项脔:指颈部的肉。
飧酪:晚餐和乳制品。
东归:返回东方。
草菅:比喻微贱或被忽视的事物。
篱落:农家的篱笆边,代指田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薏苡》,主要描绘了他在初次品尝唐安地方特产薏米时的惊喜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薏米的色泽("白如玉")、口感("滑欲流匙")和香气("香满屋"),将其比喻为芡实,形容其硕大且美味。诗人还提到,薏米虽美,但并不常见,以至于他想带回东方也难以寻觅,只能向人询问却无人识得。最后,诗人感叹这种被世人忽视的好食材,暗示其价值如同被弃的野草,呼吁人们去篱笆间寻找和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既展示了薏米的诱人之处,又寓含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薪米偶不继戏书

仕官不谐农失业,败屋萧萧书数箧。

藜羹不糁未足嗟,爨灶无薪扫枯叶。

丈夫穷空自其分,饿死吾肩未尝胁。

世间大有乞墦人,放翁笑汝骄妻妾。

形式: 古风

融州寄松纹剑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

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

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莲花峰。

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

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

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长碌碌。

形式: 古风

衡门感旧

苍烟屯不散,疋素横郊原。

雨细不湿衣,著水始见痕。

踌躇意自佳,未遽掩衡门。

一一送归鸦,枫林犹未昏。

念昔寿州归,绍兴初纪元。

阖门过百口,一身今独存。

不死实有命,送老三家村。

躬耕幸得食,万事不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刘改之秀才

君居古荆州,醉胆天宇小。

尚不拜庞公,况肯依刘表。

胸中九渊蛟龙蟠,笔底六月冰雹寒。

有时大叫脱乌帻,不怕酒杯如海宽。

放翁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

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