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有感

仕路多艰棘,人生更转篷。

浮云偏蔽日,骇浪不因风。

世事愁眉外,人情醉眼中。

老来齐得丧,方寸等虚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舟行有感》由宋代诗人蔡戡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仕路多艰棘,人生更转篷”以“仕路”和“转篷”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飘忽不定。仕路如同布满荆棘的小径,艰难险阻;人生则似随风飘荡的篷船,难以把握方向。这两句开篇即揭示了主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浮云偏蔽日,骇浪不因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浮云遮蔽了阳光,象征着世间的种种纷扰和阻碍,让光明变得模糊不清;而骇浪的出现,虽非因风所致,却也暗含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的波折。这两句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境遇,生动而富有哲理。

颈联“世事愁眉外,人情醉眼中”则将视角转向内心世界。世事的复杂与艰难让人愁眉不展,而人情的冷暖则在醉眼中显现。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人性的洞察。

尾联“老来齐得丧,方寸等虚空”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诗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得失,心如虚空,不再为外物所动。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整体而言,《舟行有感》通过对仕途、人生、世事、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智慧的探索,语言凝练,寓意深远,是宋代文人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予顷岁持节湖湘今二十四年白首重来亲旧十无二三感而有作

落日放扁舟,潇湘生暮愁。

故人疑不见,离思渺难收。

鼓瑟空遗恨,吹箫忆旧游。

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至日书怀

病起逢佳节,羁怀只自伤。

老来衰自至,身与世相忘。

发引千丝乱,愁添一线长。

功名真已矣,此意付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乙卯春病中书

老去那堪病,春来总自愁。

关心惟药物,寄命向医流。

世事多翻覆,吾生任去留。

一廛真可老,此外更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颜鲁子挽诗(其一)

耆旧三朝望,廉平百吏师。

爱民先节用,直道靡容私。

自视一无愧,真成三不欺。

遗民应罢市,泪堕岘山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