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陆言(雅坪公长女)所作的《京邸伤母新厝东湖别墅》。诗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年来顾影暗伤神,花月难留去住身”,诗人通过自省与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年岁的流逝如同镜中的身影,让人感到孤独与悲伤;而花月虽美,却难以留住逝去的生命,象征着对母亲离世的不舍与遗憾。
颔联“痛我先凋萱树早,怕人细诵蓼莪频”,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悼之情。“萱树”常用来比喻母亲,这里的“萱树早凋”形象地描绘了母亲过早离世的痛苦事实,而“蓼莪”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对父母哀悼的典故,诗人担心人们频繁吟诵此类诗句,是在提醒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哀痛。
颈联“望云何尽天涯路,戏綵难娱昶下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母亲的思念以及无法亲自陪伴在母亲身边的遗憾。云彩遮挡了视线,仿佛是无法跨越的天涯,而即便是逗乐母亲的玩具也无法再让母亲开心,流露出深深的失落与自责。
尾联“佳节每逢垂血泪,因风遥洒弄珠津”,则在特定节日里,诗人每回都会因思念母亲而落泪,借着风将泪水化为珍珠般的雨滴,寄托了对母亲无尽的哀思与怀念。这一联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亲情珍贵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