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醇从周廷秀乞东坡草虫

周髯迂阔亦自笑,安乐饥寒奈嘲诮。

东坡墨戏偶得之,保藏更作千金调。

自言吾富可埒国,痴病已深那可疗。

坡初画此适然耳,髯以夸人无乃剿。

彭侯满腹是精神,翰墨行藏两俱妙。

应嗟玩物非尚德,未欲夺攘投火疗。

乞之如易紫香囊,岂弟高风珠自照。

此诗醇酽等佳酝,为君满引那辞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对宋代诗人释德洪与友人景醇之间的互动进行的描绘,通过对话展现了对苏轼(东坡)所绘草虫画的欣赏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艺术、友情以及个人品格的探讨。

首先,诗中提到的“周髯”与“安乐饥寒”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与生活境遇的不同,同时也预示了后续对话中的趣味与深度。接着,“东坡墨戏偶得之”点明了苏轼创作草虫画的随意与偶然性,而“保藏更作千金调”则强调了这幅画作的价值与珍贵。

“自言吾富可埒国”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拥有这幅画作的满足感,同时也揭示了对财富与物质追求的反思。“痴病已深那可疗”则进一步探讨了对艺术的痴迷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这种痴迷是否能够被治愈的主题。

“彭侯满腹是精神,翰墨行藏两俱妙”赞扬了彭侯(可能是诗中的另一角色)在文学与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以及其人格魅力与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这一句也暗示了艺术与个人品格之间的紧密联系。

“应嗟玩物非尚德,未欲夺攘投火疗”表达了对仅仅沉迷于物质或外在事物而不注重道德修养的批评,同时也提出了一种通过艺术来净化心灵、寻求精神疗愈的可能性。

最后,“乞之如易紫香囊,岂弟高风珠自照”将请求得到这幅画比作获得珍贵的礼物,同时赞扬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如同珍珠般闪耀。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认可,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此诗醇酽等佳酝,为君满引那辞釂”作为结语,将诗歌比作美酒,表达了对这首诗的赞赏,并邀请读者一同品味其中的韵味。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对艺术、友情、个人品格以及道德修养的思考,展现了丰富的内涵与情感层次。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题万富楼

贤为万人英,笔力挽万牛。

宝带腰万丁,封及万户侯。

彼富一二数,其实富未周。

君看清曲江,杰立万富楼。

山川占形胜,佳处横高秋。

丈人披白帢,凭栏清两眸。

凛然无求姿,一洗骄气浮。

郿坞痴肉脔,金谷酒色囚。

名均谓之富,泾渭实异流。

余穷蓄一喙,得饱事事休。

贫富若天渊,饱岂有劣优。

此诗如橄榄,初嚼欲弃投。

终然成可口,味永当见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湘西飞来湖

武林散烟鬟,一峰螺髻孤。

烟云有奇态,华木秋不枯。

理公何许来,望见辄轩渠。

曰此灵鹫峰,何年来飞乎。

个中有白猿,为子抵掌呼。

至今呼猿涧,飞波跳碎珠。

朅来楚国南,万山争走趋。

精庐开横塘,清可照眉须。

高人家武林,致此从东吴。

那知湘水西,乃有飞来湖。

连荡满秋色,小艇藏菰蒲。

闲来倚危槛,对立鸥烱如。

我与湘峰色,俱堪入画图。

形式: 古风

次韵周达道运句二首(其一)

问人欲买山,便应知官情。

诗眼艳秋水,袖手望空青。

家蓄不贪宝,寸田常自耕。

永怀柴桑归,悠然见真诚。

不甘口腹累,折腰求乳腥。

偶题五字句,醉墨半攲倾。

麒麟入图画,鼎彝书姓名。

何如瘿瓢中,独酌郎官清。

鸟啼春寂寂,院静花冥冥。

悬知睡足处,衾暖纸窗明。

形式: 古风

次韵周达道运句二首(其二)

朱门连大藩,知是故人宅。

登门一笑欢,忘其身是客。

丛林断岸西,聚落一水隔。

欲知往来数,鸡犬亦相识。

人情改朝夕,世议苦迫窄。

公辈月轮高,不涴浊流色。

拨书卧清晓,井汲闻馀滴。

职严宾谒少,境静意自适。

嗟余眷闾里,边风马嘶北。

公贤义当亲,此外吾何择。

瘴痾苏昼簟,小寝喧鼻息。

梦惊哦公诗,清欢洗岑寂。

形式: 古风